最近无人网约车的话题继续发酵。
起因是某度在武汉投放了400多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结果试点效果不错。目前这批汽车已经完成了600万个订单,占了行业同期订单的45%,并且这个占比还将继续提升。
但同时也引发了AI和人工在就业方面的摩擦,饭碗危机下,当地出租车司机联合发文,希望下架自动驾驶车,给他们留口饭吃。
实际去年开始,多地网约车市场就因失业大军的加入而趋于饱和,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司机收入自然打了折扣。以前纯月收入能过万,现在下滑了近一半,想要收入高,那就只能卷时长。
原本还是人和人之间卷,但随着无人驾驶的出现,现在机器也加入行业竞争。
以前老司机们再如何卷,也是人,会吃喝拉撒,会累会休息,但人工智能这个机器,可不管这么多。
首先是工作时长,人您哪怕是卷王,一天最多也就工作15个小时,再多身体该承受不住了。但无人车这玩意,除了充电外,可以一天24小时不停歇的干,人再卷也卷不过机器。
其次是价格优势,传统网约车最大的成本是人工,人要发工资、要交社保,但现在无人驾驶把司机都给取消了,成本只剩电费及运营成本,因此它完全打得起价格战。
现在无人网约车的打车费大概只有传统车的3/4,甚至是一半,并且不挑单,啥单都跑,工作时间又长,服务也不错,因此从用户体验来说,无人车还是有一定市场优势。
就近期多地无人网约车也要加速落地,只不过以当前技术还不可能迅速全面普及,短期内不会大范围的替代,但它迟早是要来分一杯羹的。
技术进步肯定是好事,但不可避免会对司机们的就业造成冲击,尤其“铁人三项”原本就是再就业群体的聚集地,是就业的兜底选项。
并且这还只是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这一方面的体现,后面随着产业技术升级,必定还有其他工种被智能化所替代,这些群体如何安置确实是个问题。
但胳膊拧不过大腿,生产力的提升总是向前的,历史不可能开倒车,谁也无法阻止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然每一波新技术的诞生和应用,必定会给某些群体的利益带来冲击,这时候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跟上”时代潮流,不跟上就会被淘汰。现实也确实如此,混不下去的就只能转行,去别的行业卷。
因此很多时候,你我可能都是受害者,但是没办法,时代在发展,个人也得跟上脚步,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避风港。
并且从长远来看,新技术的诞生肯定还是利大于弊,只有科技进步,才不会被别人卡脖子。
比如新能源+无人驾驶,一是可以降低咱们对原油的进口依赖,二是人工智能的运用可再度降低物流成本。有时候不是非要向内卷,也可以换个思路向外卷,比如把新能源车卖给全世界,去卷海外市场赚钱,从其他方面找补回来,反哺国内的市场。
并且新技术若能开发出新行业,也能承接大量就业,毕竟倒回20多年前,“铁人三项”里外卖快递滴滴这些职业也是不存在的,还是互联网升级带来的转变,加上企业的运用。因此有了新技术,还需要企业发挥创造力,来孵化出来更多的新岗位。不过在前面互联网头部企业兴起后,已经五六年没有新的现象级企业诞生了。
因此接下来对于AI的应用,重点还是要往创造新的增长点上靠,而不是在当下环境中,再加剧原有行业的内卷,但这就需要看后面企业的智慧了。
总之时代的尘埃,落在个人的身上,都是一座山。有些趋势,非人力所能移也,既不能改变环境,那只能适应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