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欧洲极简史》1-约翰·赫斯特

读《欧洲极简史》1-约翰·赫斯特

作者: 岁聿其莫 | 来源:发表于2023-02-08 11:06 被阅读0次

今天读了欧洲极简史,这本书非常口语化,篇幅也不长,花了一天半就看完了,感觉和我看活着差不多时长。

但是读的时候特别想找张世界地图或者地球仪来看。因为他说的位置自己只有一个大体的方向,如果对照地图应该更清晰更易记忆。

在这本书中欧洲的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但有文字记载也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荷马史诗,这跟中国很相像,山海经也是记载神话,也许那时候的欧亚大陆并没有现如今这样辽阔。

前一二章就已经把欧洲的历史概括说了一遍,这本书我自己的感觉更适合业余看,因为真的很简约,读完能有个大体的了解。后面的六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又捋了六遍历史。

摘抄几段,写写当时的感想。

东方的专制暴君把领土上的一切都据为己有,如果需要什么物资,只要没收某人物产或派兵到市集拿一堆东西回来就是。反观欧洲的政府,虽然号称“绝对权力”,却从未这样做过。“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


说的很客观,东西方的不同在于统一性,欧洲历史大略看过一遍之后发现他们真的没有几段时间是统一的,整个地图就像老奶奶拼接的花布。所以他们一直生活在忧患中,一直都是需要平衡各方势力的。

虽然中国历史也得有将近一半处于分裂,但整体而言完整的多。

古典时代之前的人对死后的生命其实没有那么看重,对人在地球上的所作所为关注更多,他们对人的力量和能耐欢喜拥抱,不会满脑子想的尽是人的邪恶堕落。

文艺复兴学者现在进入了一个思想奔放的世界。怎样生活最好,想些什么最好,古代哲学家和道德家早就百花齐放,在观点上百家争鸣,但他们的辩证和推论并没有被传承下来,因为基督教会已经给人民的思想紧紧裹上了束缚衣。


作者把欧洲史分为有文字记载以来到罗马帝国的古典时代;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被基督教、天主教等等宗教支配的中世纪;以及16世纪文艺复兴、各种革命的近代时期。

而古典时期的人们也就是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人们是鲜活的,应该说脑子、精神是鲜活的。他们不在意基督教所说的为了人死后上天堂而节欲、忏悔等等,他们相信的是自己这一生要生动活泼。

不符合逻辑可以质疑权威,互相辩论,寻求真理,热爱体育,奥林匹克运动也是从那时开始。文艺复兴后的现在世界又重新接续。生于这个世界其实还是很美好的。

文艺复兴的结果是,身处于某种文化和传统的人,靠着思想让自己迈入另一种文化和传统。一旦跨过这条分界线,你就永远不一样了。任何东西都不再是不变的。


原来文艺复兴是指欧洲从中世纪复兴回罗马时期的文化,而中世纪已经稳定的延续了一千年,这一时期的人确实很煎熬,精神上的煎熬,很有可能就是小时候受的教育和长大后看到的完全不同。

从裸体作品到罪恶的赤身露体再回归裸体作品,可以代表古典时期到中世纪再到近代的意涵演变,而这正是文艺复兴对它本身的理解。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裸体作品其实是对人体的崇拜,也就是那时候的人对自身的欣赏与认同,而作品展示的都是完美人体。

中世纪开启了人对自己身体的厌恶,也就是基督教一直认为人是有罪的,这样的观点下势必人们更顺从更自卑,不觉得自己可以开拓,所以一千多年以来固守农业,一个典型的代表是农具的改良在漫长的中世纪几乎换汤不换药。这是一种保守的思想也就造不出进步的农具。思想突破不了,人是没有创造力的。

而近代的欧洲,不论是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指向以前的认识是错误的,当下的人突破了聪明的希腊人,扯掉了上帝的惩罚,要做自己。相信自己具有创新能力,相信开拓的力量。我想要的东西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这样的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中世纪,大部分的神父、主教和大主教加入教会,并不是因为宗教情怀或特别虔诚;他们加入教会,是因为它是当时最庞大也最有钱的组织。领圣职就跟今天你去当公务员、进大公司、进政坛或进大学没有两样,可能是为了一份稳定的差事、有兴趣的工作或高薪,也可能是为了吃香喝辣、施展权力。在教会里,你有的是机会捞油水、发横财,还能替亲戚朋友谋职找事,让他们鸡犬升天。


果然事物发展到最后都不可理喻,虔诚的基督徒早就泯灭了,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地主,权力阶层。正如唐朝的寺庙是有很多田产,有产业的。所以衣钵的传承非常慎重。

世界上哪儿是净土呢,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也许净土只存在一个人的内心里,在这儿只有自我一个。倾听自己心的声音比期盼外界给自己一个净土更靠谱。

既然异教徒必须受火刑烧死,马丁·路德是如何逃过这个劫数的呢?有好几个原因。第一,拜印刷术发明之赐。马丁·路德对教会的批评和谴责立刻被印成文字,传遍了整个欧洲。马丁·路德开始抨击教会之时,印刷术还是个新发明,问世不过五十年;教皇要打压马丁·路德的计划还没成形,他的大名已是尽人皆知,每个人都在拜读他的批评文章。在过去,也曾有许多异教徒在一国之内带领着一小撮跟随者,但马丁·路德不一样,他很快就拥有了大批随众,国内国外都有。


信息的传播速度救了这个异教徒,那么互联网的今天岂不是更快,如果信息可以用现在互联网的速度肆无忌惮的传播,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所以现在各国都有防火墙,而且据一个做互联网安全的朋友说,国内的墙真的是固若金汤,放眼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欧洲极简史》1-约翰·赫斯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af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