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虫有一只虫的修养。
今日,儿子指着一只虫问:“妈妈,它叫什么?”
太小了,看不清楚,只能蹲下来仔细瞧。
这只虫,六条长腿,倒三角身型,红底黑点,头相对尾巴呈四十五度角上扬,看起来有些骄傲。就好像是蜘蛛和甲壳虫的混合体,但没有它们长相可爱。
这只虫在我们的注视下试图沿着花坛外壁爬上去。
它的六条长腿就好像穿了高跟鞋一样,看起来高挑,但是扒不住墙壁,没爬两下就掉了下来。
和人一样,失败一次也许无所谓,它又继续沿着原路线向上爬。
我趁机教育孩子:“你看它是不是很有毅力,即使失败了还会继续尝试。”
可是仍旧没爬两步,这只虫又掉下来了。
这只虫这时二话不说,没有任何犹豫,转头就走。
它看上去不想爬了。
我刚刚对孩子的那番话算是白说了,不会契而不舍的虫子不是好虫子。
儿子没有耐心再观察下去,我倒是来了兴趣,想知道这只虫这么坚决的掉头要去哪里。
它步伐加快,走了一条曲线,又来到墙壁下。
呵,它原来还想爬上去。
我惊讶地对儿子喊到:“快来看!”
这只虫调整好自己的姿势,大步一跨,找到了两个花坛壁相交的地方,便左壁三条腿,右壁三条腿的向上爬去,原来它的腿部结构更适合此处直角边的攀爬,能够扒壁更紧。
这次不但没掉下来,反而速度很快地爬了上去。
又是一个教育孩子的绝佳机会,我说:“你看,这么小的虫子也会动脑筋想办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爬上去。”
儿子若有所思地说:“和我一样,会动脑筋。”
我点点头,于是把过程描述一遍,为了加深他的印象。
“刚开始他尝试爬上去,但是两次都失败了,它于是总结经验,远离墙壁观察了一下,便迅速判断出更适合自己攀爬的路线。”我边说边盯着这只虫。
它爬到花坛壁顶部后,似乎是累了,又似乎在沾沾自喜,停了好一会儿不再动弹。
我特别想知道它下一步要去哪里,便站在那里死盯着他看。
旁边看门的保安大哥喊道:“你们在干嘛?”旁边路过行人也顺着我看的方向看去,他们什么都没看到,便非常不理解的走开。
儿子此时已经没有了兴趣,开始看花坛里除了泥土和花草还有什么。他发现一些垃圾。
这只虫突然动力起来,和之前一样,走路毫不犹豫,快速且有目标。
它沿着花坛壁上端走到另一个带顶的墙壁下。
它又一次试图想爬上去。
但这一次,目标似乎太不切实际,又高又滑的墙面他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就连之前类似的墙壁拐角都找不到。
它这次放弃了,转过身想要离开。
好像有些不开心,步伐比以前慢多了,看起来吞吞吐吐,慢慢走到墙壁边缘,试图爬下来。
这对它来说好像太难了,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光向下望一眼都好像吓破了胆。
它就这样来回来去,漫无目的地走着。
我和儿子一样,也失去了观察的兴趣,心想:“遇到更大的挑战,果然不行了。”
我对儿子说:“我们该回家了。”
正准备拉着儿子离开,突然看到一个飞虫从儿子头顶飞过,一头砸到地上停下来。
瞟了一眼,惊叫一声:“天啊!这只虫原来会飞!”
它居然会飞!那为什么它到高处要靠那六条腿?为什么犹豫半天又想靠腿爬下来?直接飞不就得了?
我猜他它也许忘了自己会飞,经常只使用那六条腿,直到迫不得已才会使用这项技能。
这下我没有再教育儿子,因为突然感觉这虫在映射我自己。
已经认识到自己有些能力,便不断使用这些能力完成目标,遇到困难时,也会调整战术,来达到目的。
取得一些成绩后便有些沾沾自喜,想去挑战更大的目标,但是能力并未升级,结果自然是以失败告终,人也会因此陷入自我怀疑的状态。
于是变得敏感脆弱,面试挑战变得战战兢兢。
直到遇到死胡同,别无选择时,才会突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其他才能。
便后悔当初从未发现或者重视过。
早发现自己这个潜力,早就可以完成更大的挑战。
可是,人生没有“早知道“,只有“下次就知道”。
这只虫或许已经明白了飞的好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