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传这样一张图片,大家看了可能会想起“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可能会感慨:吃个梨咋就这么麻烦呢……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现代版让梨”的逻辑。
01 美德的背后
谦让是美德,大的让着小的,在我们看来也是天经地义的。但大孩的家长是真心为了小孩的利益吗?不会的。
如果大孩家长自己是个很在乎礼数的人,假如不表示出谦让,他心里会产生“愧疚感”,为了逃避这种愧疚感,他也会走一下谦让的流程。不是为了让对方舒服,只是为了不让自己不舒服。
而且表达谦让之后,自己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道德上的优越感,而且还有“潜在利益”可图,也就是卖了对方一个“人情”。
对方如果同样“讲道德”,那在将来是要还的,甚至还可能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比较起来,一个梨的价值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如果我们不能清楚他们整个过程中的心理想法,我们会不会觉得他们这是“情商高”呢?不错,按照我们对“情商”的理解,他们的表现的确显示出了“高情商”的特质。
但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的是,高情商的背后,基本上也都是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不管这个利益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以前我们说过,希望别人表现出美德,是为了我们自己。今天我们看到, 自己表现出美德,其实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是不是显得没那么“高尚”了?
事实如此。
02 人情的博弈
在图中我们看到,小孩的家长并不愿意接受对方的谦让,因为她意识到一件事:欠下的人情,总是要还的。
因为要进行长期的博弈,所以不得不考虑长远的利益。如果今天我们接受了你们的谦让,过几天你们来我家做客的时候,是不是就有责任把孩子的玩具给你家孩子玩,甚至会主动送给你家孩子?
长期博弈要考虑长远利益,一次性的博弈就不必了。
比如,火车上、景点里卖的东西都会偏贵,甚至一个景点里的一样东西也能卖出不同的价格。除了供需决定价格外,只进行一次博弈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反正以后不会和你打交道了,这次坑你又怎样?在这种一次性博弈中,消费者往往会吃亏,但是一般吃了亏也会认了,反正以后不会再在你这吃亏了。
是不是觉得太“功利”了?
但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人情,才是一种虚伪的东西。因为,人情是按“个”计算的。今天我帮你一个小忙,让你欠了我一个人情,其实我是希望将来你能帮我一个大忙,来还这个人情。用低价值换取高价值,从而“赚差价”。
现在给领导送礼的行为不就是这样的吗?一点水果,几瓶酒,这些小礼物不收显得不给人面子,收下了却意味着将来很可能要帮一个大忙。所以聪明的领导会让送礼的人从家里带走一样东西,当场还清人情,从此各不相欠。
相比起来,我宁愿生活在一个完全“功利”的社会。等价交换,谁都不欠谁,谁都不占谁便宜。
03 压力才不是最好的动力
图中的两个小孩都受到了来自家长的施压,大孩是在不想让梨的时候,小孩是在不敢收梨的时候。
虽然最后他们都向家长做出了妥协,但是由于家长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两个孩子内心的接受程度就有了明显的区别。
大孩的家长,采取的是“诉诸利益”。你放弃的是短期利益,收获的却是对方长期的喜爱和青睐,孰轻孰重,自己衡量。
小孩的家长,采取的是“诉诸权威”。你敢不听我的话,回家可是要受罪的。
想象我们是图中的两个孩子,我们会更愿意听谁的话呢?我想我们更愿意接受的,应该都会是“诉诸利益”的劝说,而不是“诉诸权威”的威胁。道德绑架,永远不该是最先考虑的方式。
归根结底,“自利”才是社交的核心动力。
04 回合制社交
再来看两个孩子之间最后的博弈,互相推让,还要达到一定的回合数?
如果只是为了符合所谓的社交礼仪,来打消对方的疑虑,这不就是一定程度上的欺骗吗?
或者明明知道对方只是在演戏、走程序,还要不得不陪着演下去,这不是虚伪又是什么呢?
这种演戏,不过是无意义的浪费时间。或者说,在你来我往的回合制社交中,浪费着双方的生命。
这种低效率甚至无效的社交,其实只是为了迎合传统,让个人沦为传统的牺牲品。敢于打破这样的传统,才能为自己“多挣一点生命”。
关键是,谁有勇气先突破这样的传统呢?
若是真诚的社交,何必玩那么多的花招。
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