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罗念生
你看到的世界是什么颜色?大部分时间也许是自然光线下所折射出的状态,有的时候或许更惨淡一些,尤其是在生活给了自己一耳光的时候。
你一定要去做一做,你曾经不想做,不敢做或者认为没有意义的事,你不知道它能带给你什么样的惊喜。
令我难忘的是前不久参加的一次下沙中学 “媒介素养”支教活动。那天我裹着厚厚的羽绒服,眼看着天空被蒙上一层厚重的灰布,肆意的风携着雨扑到我脸上,叫我瑟瑟发抖。无课的下午,那时我心中只有一个念想,不如蜷缩在宿舍温暖的被窝里,看一场电影后就认真应付一下堆积如山的作业,可是一转念,我还是来到了那间教室,与那群特别的孩子不期而遇。
我才发现原来每一个孩子眼睛里都能看见不同的颜色,那些闪亮的黑色大眼珠里好像住了个性鲜明的小精灵。
每一个班级里大概都有这样一些特别的存在吧,就像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我们每个人的初中时代去看一眼那样。有上课喜欢靠着墙壁,一边接老师的话茬一边目光在班级里扫荡的男孩。有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就面红耳赤的羞涩小女孩。有单独一个座位,桌上总是一团乱,爱在课堂上开玩笑却又充满正义感的小胖子。有一边上课一边怯生生回头偷瞄窗口门后,搜寻班主任身影的精灵鬼。还有隔着过道或前后左右桌的“革命”友谊,以及共同维护班级荣誉的“战斗”精神。
我们也都曾坐在这样一间小小的教室里,没有太多对未来的恐惧,更多的是正在怒放的青春和细碎的成长烦恼。只是不知这时候的孩子们,心中都在想着什么?
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根据“电”展开联想,写出他们所能想到的词汇。看着他们在纸张上写出五花八门天马行空的名词,我不禁嗤嗤地笑着,但在心中却一遍遍赞叹着他们如脱缰野马一般都想象力。其实孩子本来就拥有无限的创造力,透过孩子的眼光可以帮我们重新认识很多新鲜的事物。不管人与人之间年龄与阅历如何不同,我们总能够相互学习,因为除了上帝没有谁全知全能。
只是初高中六年走过来,在作业与应试的压力之中我们失去了太多的东西,那些奇妙的想法从我们的脑袋里偷偷溜走,那些创造的活力被一点点剥离,我们被慢慢驯化成成人世界认为应该有的样子,制度雕刻的标准模子 。而从孩子们身上,我依稀又见到,每一种全新的可能,每一份对世界和未来惴惴不安又小心翼翼的好奇。
每一种经历以及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生命的馈赠。
小时候我们总说,这些大人是怎么回事啊,完全不能理解我们的苦恼。长大后变成大人,看着这些看起来顽皮其实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孩子,心里又抱怨,这些孩子怎么这样无忧无虑,完全不知道当大人的辛苦。奇怪的是大人们也曾是小孩,却走着走着忘记了当时是如何一路走来。
其实不过是因为,小时的愿望就这样小,而人越长大,选择越多,想要的就越多,明明想要什么都抓住,但却什么都握不住。假如有机会回到过去,你才知道现在拥有其实已经足够珍贵何必忧虑将来。很多当时觉得难以跨越的大事回过头来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何必活在对未来的恐惧当中,明天的事自然有明天的我去担忧,我要做的只是好好把握此刻,迎接下一秒。
很多愿望和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小机会,你想去做却犹豫不决,然后那个瞬间哐当一下就过去了,你不会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你想着以后再说吧以后有机会。
可是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三个月呢?三天呢?电视剧《深情密码》中,戚伟易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时询问一个老先生自己应该怎么办,老先生说,“去实现你的梦想。如果没有梦想,就去承担起你的责任。”于是他去爱,爱他想守护的人;他去奉献,帮助那些需要他帮助的人。关于梦想的阐释,也许是现在马上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做自己的英雄;关于责任的理解,或许是发现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得到,而是付出,成为别人的英雄。
我们都不晓得生命的诡异,也不知道搭载我们的列车将要驶向何处,但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我们总能透过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看到另外一种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