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成长营进行到第三周,有些伙伴已经出现了轻度不适,可能要放弃日更了,我深表理解,可能在工作领域非常出彩,而对于写作,实在是没办法兼顾了,还要没日没夜的加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对任何勤奋艰苦的人生都应该心怀敬意。
说实话,写作课开始还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一个人翻遍简书1000篇文章之后大放厥词,说简书全是垃圾文章,现在他的号已经没有了。我只想说,可真够无聊的,就像嫌难闻还要再闻闻。写作课有点像心理咨询,敢于付费,踏出那一步的时候,说明已经有了正视内心的勇气,要说收获不值这些学费,可能是比较寄希望于别人能影响自己而已。
今天的课,看到标题我就想,太早了一点吧?第三课就讲出书啦?不过现在这的确是我可以考虑下的问题。因为我现在有了比较垂直的领域,可文章还是比较杂乱的。
老师讲了三个大的方面。
第一,为什么别人能早些出书,而我文笔不差,却没有机会?因为文章没有体系。
听上去好像出书离刚开始写文的比较遥远,但是开始要有这个意识,知道自己写的什么类型。附带提一句,哪怕写的是随笔,也可以投到随笔集,日更计划的,五个投稿机会都要用完。
当写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可以建立自己的体系。文集要干净整洁,让人一看就很明确。
比较常见的领域有:小说、科幻、乡土、穿越、宫斗、仙侠、悬疑、情感、心理、工具、历史、鸡汤、情感、育儿等等
文体有:长、中、短篇、游记、杂文、论文、散文、故事、小说。
而我比较偏向于历史领域,这里也有一些细分。其实我最近也在看一些历史人物类的书,给我了一定启发,他们书中的人物通常具有某一个特质,一条线索传下来,形成了一个册子,比如,都是属于有恒心的人,或者他们都是文人,他们都是情侣,他们都是非正常死亡的。
所以我打算开一个连载,不过每篇的字数可能要长一点。
二、写书思维重要性
无论哪一种文体,散文、短篇还是故事,都需要写书思维。
这可能比较困难,因为需要每篇开始前,都要定一个大纲,一个大主题,所有篇章定一个中心思想,不能随心所欲,没有自己的想法。
老师讲的是我需要改进的,我需要细分每个人物身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可以把他们列在一起,比如,他们是侠客、皇帝、文人还是壮士。
三、领域一定要垂直。在某一个领域成为专家,把自己做成那个领域的标签。
这一点深有体会,不过我向来没有什么什么专家的概念,因为之前书法老师说,古代就没有一个人敢称家的,因为从来就没有职业书法家。
所以我现在觉得即使一个作家,他也不是方方面面技巧都成熟了,与其这样,不如攻一个领域。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假如有一天真的有人能看到我们的文字,希望我们都能够大声说一句:我已经准备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