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年2月写给关关的那篇日记里,妈妈写到关宝会说了很多词,妈妈,爷儿,姥姥,羊羊……唯独不会说爸爸,爸爸很烦恼,除了自己每天喊关关“爸爸”外,还出重金托人情请家人帮忙辅导。
没想到,历史又重演了,翰宝词汇量一天天丰富,同样像姐姐一样不会叫爸爸。
围栏里,翰宝玩的带劲儿,爸爸在沙发上教学:爸爸。
翰宝抬头:麻麻!
“爸爸。”
“麻麻!”
爸爸幽怨的眼神,猜疑翰宝是有意回避还是时机不对。选来一个宽松和洽的氛围,举高高,落下来,翰宝成了一只小胖雁,又看到了头顶的吊灯,脚下蹬蹬,把爸爸当成云梯窜上去,爸爸也给力,站到床上,终于够到了,吊灯晃了晃,翰宝满足了,咧嘴笑。
爸爸抓住大好机会:爸爸。
“麻麻!”言语里是宣布主权般的不容置疑。
清醒时是这样,就连梦醒未醒时也是这样。想起关宝那时的坚持,妈妈窃喜:一切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其实,这次教说还是有不同的,爸爸有了一个小帮手:关宝。
关宝,你要是能教会弟弟叫爸爸,爸爸直接给你500块钱。嗯,爸爸不择手段到居然雇佣童工,而且还是廉价雇佣,当年关宝叫爸爸的标价是1000元,现在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理念不断更新,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原谅我这一段凑字数。
总之,重金之下,必有巾帼英雄担当重任。关关老师的课程重新调整,从开口音,韵母a直接跳到了爆破音,声母b。学生每天在外穿梭留连于灯红酒绿,绝不肯主动坐在那把小椅子上安心听讲的。而且要完成一节完整的课要费大力,至少两名助教,一位扶着学生,以防从小椅子掉下来,一位做课堂实录,保存教学硕果。
课堂教学眼见无进展,只能流动教学喽,两个小宝正玩的好,老师忽然两手掬起学生的小脸蛋儿,一本正经的对视,充满期待的说:爸爸,叫爸爸。
学生有点愣神,意识还没有从游戏里撤出来,呆望老师好几秒,想起了那个一直以来坚持不移的使命,遂回应:麻麻!
课改不成,最后居然实践了迁移法:咦——粑粑,臭臭,二宝,这是粑粑,叫,粑粑!
“麻麻!”
难为关宝了!
关宝是什么时候会叫爸爸呢,2012年3月7日,是在她16个月零13天的时候,翰宝刚刚十三个月,爸爸未免太心急了吧。
慢慢等吧,等宝宝口齿伶俐时候,做父母的反而会发现自己词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