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一年四季阴阳转换的过程,十二辟卦描述的最为清楚明白。
春夏为阳,阳主生长;秋冬为阴,阴主收藏。
春为阳中之阳,春天生发,纯阳之季,生发是春天的主旋律,故曰春生。
夏为阳中之阴,夏天万物逐渐成形。夏至后一阴出生,自然界的阳气到了夏天,已经逐渐由阳入阴,阴成形,夏天果实已经形成,故言夏长。
秋为阴中之阳,到了秋天阴为主,阳为辅,阳气逐渐衰弱直至消亡,阴气渐盛,所以果实成熟,阴成形已到极致,预示着新的转变即将开始,阴极生阳,到冬至一阳始生。所以秋季阳气即生长的功能日渐减弱,是为阳杀。
冬天为阴中之阴,阴极生阳,已经孕育着阳的诞生,冬至一阳初生,但并未足以改变阴阳力量的对比,只是积蓄力量,是为藏,直到春天阳气占主导,才外在地表现出生的气势。
阴主静,阴成形;阳主躁,阳为气。
五脏之阴阳,脏之阴为五脏及其产生的有形物质,类似于西医的五脏概念,主要产生阴液;脏之阳为脏气,指生理功能。
肝阴为肝脏的有形存在,肝藏血是也;肝阳即木气,主动,为肝脏升发的功能。
心阴为心脏的有形实体,包括心血;心阳即火气,炎上,为心脏的功能,心主神,所以神属阳。
肺阴为充养肺脏的津液,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肺阳即金气,指其肃降的功能。
脾阴为脾脏的有形存在,包括其化生的精微物质,而脾阳即土气,斡旋一体之气,指脾生化、输布的功能。
肾阴为肾脏的有形存在,包括元阳、肾精;元阳是一种气,这时的气是物质的。肾阳即水气,水性藏,指肾固藏的功能。
讲阴阳一定要从不同的层面讲,阴阳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比如气为阳,是说气的性质是动的,向上的,而气本身作为一种物质,属阴。身体的阴阳,包括背为阳,腹为阴;脏为阴,腑为阳。一般认为手背为阳,手掌为阴,但是曾仕强先生特别强调,手掌才是阳,因为它是动的,手背属阴,因为它的固定的,无法弯曲,似乎也有道理。但是,手三阴经都走掌面一侧,手三阳经都走手背一侧,应该是手掌为阴,手背为阳。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认识,我认为也是角度不同,曾仕强是从动的角度讲的,而后者是从经脉的固定位置讲的。
人作为生命而言,则精神为阳,它应该是向上的、正面的、积极的,躯体为阴,它是形,它是立足大地的,身体的运动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是被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