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群文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经历,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2.品读白居易的诗作,把握其作品分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把握作家作品分类,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人物评议标签,请同学分析“他”是谁?
关注“中唐”“老妪能解”“现实主义文学”等词,
重点解读“广大教化主”, 高产诗人白居易认为事无巨细皆能入诗。
二、偏爱其诗
先来欣赏一首短诗《花非花》,你觉得老师喜欢它的什么。
“白发多是俗世扰,多情应是岁月磨”,今天我们要认识这么一位古人,那就是人世多磨、诗作多产、待物多情的诗人白居易。
三、先说其人
请两位学生朗读诗人生平介绍,然后请大家说说你的启示吧!
(可以围绕家庭熏陶,自身努力,环境浸润等方面谈启示)
四、初入长安
锋利的宝剑终要出鞘,学子潜修儒学终究是为了救济世人,白居易也不例外。那么他是如何走上仕途之路的呢?
请同学们分析代表作《赋得古原草送别》好在哪里?
五、宦海浮沉
理想很美好,现实也很辉煌,但科考对白居易并不友善。
登科只是理想迈出的第一步,白居易的仕途起点并不高。
但正是这小小的县尉,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底层百姓,了解民间疾苦,因此创造了大量的讽喻诗。接下来了解讽喻诗《观刈麦》。
满身才华、一片忠心没有让他收获到权力的筹码,反而遭遇了贬谪。
引入《琵琶行》的创作背景:45岁的白居易,被贬江州,夜送好友,偶遇长安故娼琵琶女,闻如泣如诉的乐音,听了她的悲惨遭遇,有感于怀,写下了《琵琶行》。
正是博爱这种美好的情怀给当时冷漠的社会增添了一丝亮色,给孤独的心灵带去了一丝暖意,这就是白居易诗歌最温暖人心的地方,也正因此它才能传承至今。
六、退而中隐
政治的受挫并未让他一蹶不振,48岁时他又被重新召回朝廷。但好景不长,不久,朝廷又将他贬到杭州,有诗《初出城留别》为证。
杭州上任,年近半百的白居易性情已大为改变,转而专心地方政务,欣赏江南风光,留下了大批的闲适诗,请吟诵三首小诗。
七、回味其诗,畅谈感想
白居易的一生是有生机的一生。
白居易少年丧父,中年失女;年轻时,因耿直得罪权贵;年老时,因圆滑安享晚年。他没有杜甫圣人般的完美,却保全自己;他没有李白的飘逸灵秀,却为杭州和洛阳百姓做了实事。他一生经历八个皇帝,在黑暗的官场中,他不为权贵所屈,不受党争之累,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清白。他在“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之间不断切换。“人言世事何时了,我是人间事了人”是他后半生最大的感悟。
回顾白居易的创作历程,由讽喻走向感伤,终又趋向闲适,可见只有善于自愈的人,才能与生活共进退,在不同的时段收获不同的人生风采。
最后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勤政楼西老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