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知道溺爱不好,为什么还有很多父母对此趋之若鹜?
一言蔽之:“溺爱”这玩意,它是父母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孩子的成长需要。
其实每个人潜意识里,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
父母在真实世界里如何对待孩子,基本上取决于“内在小孩”向外的投射。
如果一个妈妈的“内在小孩”是丰盛的,充满爱的,那她自然就会看见孩子真正的需求,并且给予。
如果这个“内在小孩”是缺爱的,在某些方面相当匮乏,那她就会把这个“匮乏部分”,全然投射给真实世界的孩子。
举个例子。
比如你小时候经常被虐待,被忽视,这种不幸的童年,就形成了你“内在的缺爱小孩”。
后来,你当了妈妈。
你看见孩子就有一种付出欲,恨不得什么都帮他完成,感觉怎么爱都不够——也就是所谓的“溺爱”。
你会有一种强烈的牺牲感:天呐,我真是一个伟大的妈妈!
其实呢,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在的缺爱小孩”罢了。
其实妈妈内心极度缺爱,所以才会通过牺牲自己,来过度满足孩子。
而这种一味地付出,也在间接地满足妈妈“内在的缺爱小孩”。
至于孩子的真实体验?
只有束缚,没有爱。
被溺爱的孩子,和不被爱的孩子,其实本质都一样——没有得到真正的爱。
我们觉得被溺爱一定是件很幸福的事。
其实不然。
它只是父母们的游戏——孤独的自我牺牲。
孩子被这种“假爱”吞没后,会偏向两个极端。
🥑一个是成为“家庭吸血鬼”。
其实任何孩子,都会天然的渴望自由意志,以及精神独立。
但他妈妈不希望他拥有这一点。
最终,孩子连基本的意志都没有形成,自然做事无定力,当吸血鬼也不知廉耻。
🥑另一个是被溺爱控制,活成了“爱恨纠结体”。
这一点,妈宝男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们口头禅是:“我妈养我多不容易啊!你就不能孝顺她一点吗?”
其实呢,妈宝男内心非常痛苦。
他既爱妈妈又恨妈妈。
爱,大都源于愧疚。
恨,是因为妈妈的控制,以及他渴望自由而不得。
曾奇峰也写过一个事。
一个妈妈追着孩子喂饭。
曾奇峰说:“孩子这么大,不用妈妈喂了。”
“我孩子挑食,我不喂啊,真怕他饿坏了。”
“放心,要是哪个物种连饿了都不知道吃东西,早灭绝了。”
几经劝说,这妈妈决定试一试。
果然,不到一个月,孩子不但能自己吃饭,还不挑食,什么都尝尝,有一种终于解放的感觉。
而这时,妈妈反而流露出一丝焦虑,总觉不妥。
看,这就是在玩“自己满足自己”的牺牲游戏。
沉浸在这种伟大的牺牲感里,自然无法看见孩子对独立意志的渴望。
而父母想走出“自己满足自己”这个困境,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向外观察,以及向内觉知。
向外观察:孩子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他想要什么样的成长体验?
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向内觉知:拿自己的童年,与孩子的现在做比较,问自己,我究竟是在满足谁?买一大堆玩具,倒底是“我”想要,还是孩子想要?
只有区分出这些,你才能真正看见一个孩子的所思所感。
🥑而看见,是一切真爱的前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