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本书,就像结交了一位朋友。
阅读一本书,如同和智慧的人谈话。
阅读也是一种“对话”,只不过,读者才是最后一个说话的人。
看完一本书意味着,作者要说的话已经讲完,读者已经尽到了洗耳恭听的义务,现在轮到读者享受发表意见的权利了。
享受这项权利时,读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态度
如何做到独立自主、客观公正的评价?真正重要的是在阅读中遵守阅读的礼节,否则,谈话变为争吵,探讨沦为撕逼。然后,在评断一本书时秉承“受教”这样一种态度。
是的,受教。
受教是一种美德。
受教是一种主动的美德。这意味着,我们在评价一本书的时候,要自发地运用独立的判断力,就手头的这本书而言,去发现它的文字之精美,结构之精妙,思想之精深。没有一本书能好到无懈可击,没有一本书会坏到一无是处。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坚持用“受教”的心态,去公正地评断一本书,去积极地探索一本书于我们而言的价值与意义,否则我们学不到任何东西。在这个角度上而言,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
2.时限
读完一本书需要马上就评论吗?不是。
很多人觉得,刚刚读完一本书,趁着印象深刻,趁着情绪高涨,需要立即评论。但其实,这时,恰恰需要我们暂缓评论。
在我们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者我暂缓评论之前,我们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以上三种意见代表了所有的评论立场。
“评论就是要不同意对方的说法”这是普遍的误解。毫无理解便同意只是愚蠢,尚未清楚便不同意也是无礼。
所以,在我们说出“我懂了”之前不妨迟疑一下,扪心自问:我了解了吗?
即便说出“我不懂”也只能是在尽过最大的努力和尝试之后,因为书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理由才能说这样的话。泛泛看过不求甚解,粗枝大叶浅尝辄止,这不只是对书籍的不珍惜,也是对作者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精力和时间的巨大浪费。
3.规则
在以下两种情况中,我们尤其要注意评论规则:
1.一本书只读了一部分,就更难确定自己是不是了解了这本书,此时评论千万要小心。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读一本书,看了开头,觉得没有吸引到自己,觉得落俗老套,或者云里雾里,所以果断弃书。然而,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容易先入为主、以偏概全呢?毕竟,这仅仅是一本书的开篇,而不是它的全貌。兴许,后面的内容会渐入佳境,甚至有神来之笔,现在就放弃,是不是为时尚早?我们不能因为一颗树的平凡普通,而否定整片森林的生机盎然和妙趣横生。
2.一本书跟作者的其他书有关,必须看了另外那本书之后,才能完全理解。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书亦如此。我们不可能在一次谈话中说透自己的所思所想,作者也无法在一本书里将自己所有的思想与知识知无不写、写无不尽。我们不喜欢片面化、脸谱化的人物角色,要知道:这些阅历丰富、性格鲜明、思想深刻的作者们,其作品必然也是多样化的存在,一如不同的角色。比如,如果我们只知道《国富论》,而不知《道德情操论》,是不是就会错过了亚当·斯密的另一面?不遗憾吗?
规则: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应当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无理地辩驳或者争论。
观点相左,再正常不过。这时应当理性表达观点,而非无力辩驳。不能只为一己对错而抱着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心态。抱持这种心态,满眼所见,皆是词不达意,满心所想,都是观点对立。我们读书是同作者的一场氛围融洽的交谈而不是火药味十足的争吵。
真正重要的是在同作者交谈的过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否则,争强好辩于知识长进、智慧增进都无益。最应该关心的是:关于这件事儿,真理是什么?关于这件事儿,我学到什么?
既然争议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化解争议呢?
之所以会出现不同意见,一是由于人们个性使然,天性如此,人类本就和而不同。二是因为人们的阅历经验、知识的量级和结构差异巨大,有些人认为的常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就是一道难题。
规则: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与众不同。
我们必须要承认争议的存在。而后,更为重要的是,在争论中,我们绝不能忘了这是在教导别人,更是自己受教的一个机会。我们要就客观的知识和正确的道理与个人观点以及作者个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做出区分,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提升个人的能力。
作为负责任的读者,我们在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不能使自己的评断受情绪左右。当然,就现实而言,多数知识无法做到绝对的地步,而且一直都处在发展演化的阶段,需要及时更正、迭代升级。
我们不知道,哪天我们习以为常的观点就会被推翻。
我们知道的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为了不被碾作车轮下的尘埃,我们唯有与时俱进、日新月异。
参考资料:
《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著,郝明义、朱衣 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