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②
在我们内心,三毒烈火时时燃烧,不曾少息。由此带来的煎熬、痛苦和热恼,又会引发诸不善行,成为新一轮痛苦之因,使烈火继续蔓延,所谓“贪恚痴火常炽然”。而戒正是止息热恼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清凉的内涵。
那么,戒又是从哪些方面止息热恼呢?首先是远离。烦恼由因缘所生,我们会随妄境而转,也会被内在无明所扰,起贪嗔,起爱恨,起种种烦恼。而戒能使我们远离引发热恼的因缘,避免使内心陷入不良情绪。
其次是依靠戒体所具备的防非止恶的功能。这种力量来自内心,就像铠甲在身,使烦恼不再有可乘之机,从而获得内心清凉。
此外,戒还能警策身口意三业。《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说:
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警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因也。
依戒行事,能使我们言行清净,举止如法,远离扰乱内心安宁的种种恶缘。
(摘自《认识戒律》济群法师)
戒德问答 ⑿
阿姜李
(1)假若我们把身体视为属我所有,对它有占有心,不愿明智善用。我们卡在了身体快乐的层次──是那种享乐抹杀我们的功德与福报。当色身痛受升起时,是那种痛抹杀我们当行的功德。这可算是一种形式的杀生:用乐与痛,灭去众生希求的功德。这是入流者已弃绝的自我认同之一。
(2)不与而取:入流者不抓紧色身,以之属我,因为他们已意识到,它只不过是四大之合成,这些元素是世间的一部分,不可能拿走①。结果,他们不会试图欺诈世间,把世间元素[财物]指为属我,如此他们弃绝了自我认同之另一侧面。
(3)不当性事:入流者已看见来自感官攀缘──色、声、香、味、触、想──的危害。可以享受的,就享受;不可耽于其中的,则不介入。这意味着他们对感官之乐,不会让自己做错事。如此他们弃绝了自我认同的另一侧面。
(4)妄语:入流者已亲见绝对真相,就不会说谎了。换言之,他们已看见了四圣谛,如此弃绝了自我认同的另一侧面。
(5)醉品:入流者不可能沉醉、失慎于色、声、香、味、触、想。如此他们弃绝了自我认同的另一个侧面。
中译注①:指入流者已放下色身,把执取色身为一种形式的偷窃。他更不会对其它世间物质不与而取。
制戒因缘 ⑧
一、僧团和合故
二、接引僧众故
三、调伏恶人故
四、惭愧者能安乐故
五、没有现世的烦闷故
六、没有未来的烦闷故
七、能令不信者生信故
八、能令已信者增进故
九、能令正法久住故
十、能令清净心不失故
诸比丘!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吃酒,是为根本大戒,如有毁犯者,名波罗夷罪(弃罪),就不能和大家住在一起,一定要从僧团退出。如果不能守戒,还俗并不算罪过!”
佛陀发出制戒的宣言,这就是正法中制戒之始。(摘自《佛教天地网》)
五戒与现代心理健康 ⒃
佛教的忏悔是在洗刷染污了的心,使之恢复清净。时时处处进行忏悔,正是时时处处在远离地狱之苦。因为时时能存忏悔之心,即是时时能起警觉之心。时时能生警觉之心,即能尽力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能洗涤一切烦恼垢,长养无边诸善根,消除业障,种植福田,获大安乐。忏悔无疑是世尊为沉溺于五浊恶世的众生开的一剂驱除心理恶魔、实现心理健康的良药。日日忏悔,日日改进,性情胸襟自然开阔,生活品质自然提升,必然能够获得心灵的清净。(摘自《佛教导航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