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以戒為師
【以戒为师】(48)

【以戒为师】(48)

作者: 无心妙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4-08 15:59 被阅读0次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②

在我们内心,三毒烈火时时燃烧,不曾少息。由此带来的煎熬、痛苦和热恼,又会引发诸不善行,成为新一轮痛苦之因,使烈火继续蔓延,所谓“贪恚痴火常炽然”。而戒正是止息热恼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清凉的内涵。

那么,戒又是从哪些方面止息热恼呢?首先是远离。烦恼由因缘所生,我们会随妄境而转,也会被内在无明所扰,起贪嗔,起爱恨,起种种烦恼。而戒能使我们远离引发热恼的因缘,避免使内心陷入不良情绪。

其次是依靠戒体所具备的防非止恶的功能。这种力量来自内心,就像铠甲在身,使烦恼不再有可乘之机,从而获得内心清凉。

此外,戒还能警策身口意三业。《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说:

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警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因也。

依戒行事,能使我们言行清净,举止如法,远离扰乱内心安宁的种种恶缘。

(摘自《认识戒律》济群法师)


戒德问答 ⑿

阿姜李

(1)假若我们把身体视为属我所有,对它有占有心,不愿明智善用。我们卡在了身体快乐的层次──是那种享乐抹杀我们的功德与福报。当色身痛受升起时,是那种痛抹杀我们当行的功德。这可算是一种形式的杀生:用乐与痛,灭去众生希求的功德。这是入流者已弃绝的自我认同之一。

(2)不与而取:入流者不抓紧色身,以之属我,因为他们已意识到,它只不过是四大之合成,这些元素是世间的一部分,不可能拿走①。结果,他们不会试图欺诈世间,把世间元素[财物]指为属我,如此他们弃绝了自我认同之另一侧面。

(3)不当性事:入流者已看见来自感官攀缘──色、声、香、味、触、想──的危害。可以享受的,就享受;不可耽于其中的,则不介入。这意味着他们对感官之乐,不会让自己做错事。如此他们弃绝了自我认同的另一侧面。

(4)妄语:入流者已亲见绝对真相,就不会说谎了。换言之,他们已看见了四圣谛,如此弃绝了自我认同的另一侧面。

(5)醉品:入流者不可能沉醉、失慎于色、声、香、味、触、想。如此他们弃绝了自我认同的另一个侧面。

中译注①:指入流者已放下色身,把执取色身为一种形式的偷窃。他更不会对其它世间物质不与而取。


制戒因缘 ⑧

一、僧团和合故

二、接引僧众故

三、调伏恶人故

四、惭愧者能安乐故

五、没有现世的烦闷故

六、没有未来的烦闷故

七、能令不信者生信故

八、能令已信者增进故

九、能令正法久住故

十、能令清净心不失故

诸比丘!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吃酒,是为根本大戒,如有毁犯者,名波罗夷罪(弃罪),就不能和大家住在一起,一定要从僧团退出。如果不能守戒,还俗并不算罪过!”

佛陀发出制戒的宣言,这就是正法中制戒之始。(摘自《佛教天地网》)


五戒与现代心理健康 ⒃

佛教的忏悔是在洗刷染污了的心,使之恢复清净。时时处处进行忏悔,正是时时处处在远离地狱之苦。因为时时能存忏悔之心,即是时时能起警觉之心。时时能生警觉之心,即能尽力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能洗涤一切烦恼垢,长养无边诸善根,消除业障,种植福田,获大安乐。忏悔无疑是世尊为沉溺于五浊恶世的众生开的一剂驱除心理恶魔、实现心理健康的良药。日日忏悔,日日改进,性情胸襟自然开阔,生活品质自然提升,必然能够获得心灵的清净。(摘自《佛教导航网》)

相关文章

  • 【以戒为师】(48)

    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② 在我们内心,三毒烈火时时燃烧,不曾少息。由此带来的煎熬、痛苦和热恼,又会引发诸不善行,成为新...

  • 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今天既是母亲节,也是释迦摩尼佛的圣诞日。是提醒我们每天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的日子。 看过《佛陀》电视剧的都知道,佛陀...

  • 以戒为师!

    觉悟成无上正觉, 知道转轮回六道。 破戒觉为知,知无恒定生死流转,懒惰致无知。 持戒意义之重不能小觑哉!

  • 以戒为师

    如何戒邪淫? 很多人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没有“邪淫”的行为或不谈论与“邪淫”有关的内容,就可以避免经受“邪淫”的果...

  • 以戒为师

    控制自己的内心世界,慢慢影响到自己的周围世界的变化,这里的戒可能不是让人没有欲望,而是戒掉低级的欲望,戒了低级欲望...

  • 以戒为师

    总之修来学去,以戒为师,不要随便迷信崇拜任何人,就是诸佛如来也不要迷信,宗下是“有佛处急走过,无佛处莫停留”,实在...

  • 以戒为师

    《大智度论》中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舟...

  • 以戒为师

    自律当如弘一法师。 每每想起弘一法师持戒守正如一,心神往之。他自我需求如此朴素,颇有“人不堪其忧,...

  • 以戒为师

    在你内心,有一个地方。在那里,一切皆有可能。你,要找到那个地方。 一念生,八方动。我们的每个念头,都在创造我们的未...

  • 以戒为师

    以戒为师 安然Ann: 老师,现在的问题是意象之间显得碎,但是气韵感觉是贯通的,一直坚持在写,想有大段时间再理一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戒为师】(4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il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