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霏雨依旧,才过了小暑,淅淅沥沥的雨便接踵而来,这样日夜不休地下,到今日已是第三天。看接下来的天气,暴雨,大雨,小雨,中雨,雷阵雨,要持续一阵子了,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

那干裂着大嘴的田野,这次吸饱了水分,凹洼处泛起了水光。蔫达达的庄稼,重又直起了腰杆儿。只不过,前天那一阵始料未及的大风,把处在高坡的正值果实累累的菜秧,吹得东倒西歪,还好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干旱已去,燥热也立马得到了缓解。凉爽中感受到的更多是潮湿,空气湿度接近百分之百。
处在荒地中的野草,本就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这场久旱甘露的降临,更促使它爆发出无限的可能性,瞬时间粗壮油绿了太多。

雨中的蓖麻,稀稀拉拉占据着一小片盐碱地,正值开花结果,这其实是小时候常见的植物,但近几十年在当地也少见。

记得早年间,生活条件差,可填饱肚子的东西少之又少,蔬菜更不用说。家家户户,一年到头都吃用大青盐腌制的咸菜,品种也逃不出萝卜和白菜,别说小孩子,成年人就着窝窝头吃也是咧着嘴。我的二奶奶,忽然有一天突发奇想,去水沟的土坡上偷偷采回了一簸箕蓖麻的嫩花嫩果,摁到咸菜罐底里,一段时间过后,放到铁锅里蒸熟。就这样,被二奶奶宠爱的我和哥哥,不至一次地也跟着尝了鲜,几十年过去,那又脆又糯的口感及一股怪怪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直到后来得知,蓖麻具有很强的毒性,处理不好,人畜食用后,导致后果不堪设想。


一段小插曲后,重又拉回到眼前这雨中的情景。早先从不知道,蓖麻开花是雌雄同穗异花。仔细观察,确实可以看到同一个花穗上有两种花色,上半部分开红色的雌花,下半部分开黄色的雄花,现象比较稀奇。
红柳是盐碱地里的主角,这雨中的红柳已达到五、六米高。当地盐碱地较多,红柳能抗碱抗旱抗涝,因此把红柳做成了路边绿化带,此时的红柳,开满细长的毛刷花,粉红色。



另一些野花野草,被雨淋的分辨不出是花是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