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与生俱来吗?有些出众的本领,尤其小孩子的本领,俗称天赋,好像天生的,从娘胎里带来的,不是后天练就。
记得我读小学时,那是所全镇条件最差质量最次的村小,同村的哥哥姐姐读到三年级都开始转入镇上优秀的中心小学,我哥也是,唯独我与一位姐姐愉快地留守到最后,(有时候觉得老天蛮可爱也蛮讽刺,我这个最差最贫的孩子最终去到了当年最好的小学任教。)那会儿没有专职的音体美老师,全是主课兼教,可我喜欢美术呀,谁懂什么儿童画水彩画版画水墨画各种技法各种创新了,有个蜡笔且画得“像”就是厉害。于是默默的我脱颖而出了,黑板报、偶有的绘画比赛自然勾搭上我,同学们都赞我画得好,总顺带句“是天生的”。
那个年代,我老实巴交的穷得叮当响的农村父母有个开明的有远见的思想也很是奇葩,那就是为我的“天生”开始幸福买单。这是运气,还是福报,我终身感恩,尤其我父亲,生命中总有许多莫名的巧合,你不得不感叹冥冥中的安排。


好像扯得有点远了,我一般不写小时候的那类题材,固执地认为自己还不到该写回忆录的年纪吧。但是一碰触那根怀旧的弦,好像有点行云流水,大概真的到了岁月不饶人的时辰。一入又是姑又是娘的圈,便很难于镜中幻想出曾经小姑娘的模样!
回到与生俱来吧!这四个字富有悲情与诗意。好像无法解释的某些潜质都习惯性归为与生俱来,总该有个可靠的出处!后来,我觉得是一种轮回的习性习气来解释显得更通顺,在此不想赘述。
那么我偏爱的人事物自然也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从生长的大环境来看,根本找不到相匹配的蛛丝马迹,是不是犹如一棵不经修剪的树,肆意妄为地疯长成了属于自己的样子?




玩女红也是其中之一,缝缝补补本是女孩子该有的美德,好像自父母那一辈之后的缝补工作只出现在街头的缝纫机旁,而不是家里的女人手里。我们这一辈人能订个钮扣补个衣襟脱线的已算不错,不能求细密的针脚,完美的还原。
可是我今日是不是又在小群体中脱颖而出了。因为我不仅会缝补,还能精益求精玩名堂,这个年代几乎不给缝补的机会了,我拿起细细的绣花针玩无师自通的刺绣,只为挥霍假日,取悦自己,是件美好的事情。
很多人问哪里学的,只能说娘胎,就是与生俱来吧。大概因为热爱美术,最多小时候见母亲为我缝补时看到些而已。针线如同笔墨,布料如同纸张,技法与心法掺杂其中,诞生为丝丝缕缕的情愫,也隐藏着女子柔软的心性。
一幅小小的绣品,耗费几多时日,折磨颈椎耐心的同时,更该视作一种修行。我今日特别去度娘查看了下专业术语,原来我会用那么多针法,最平常的直针绣,还有轮廓绣,法国豆针绣,菊叶绣,锁边绣,后退绣,长短针绣等等,当然还有我接下去需要好好学习的锁链绣,卷针绣等。
“欢喜事,玩极致”,是我的风格,更是我努力的方向。
2020.3.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