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离开SZ来HY,眼高手低,本地普遍六天工作制,于是就没有再就业打算。
近期被一些事情刺激,同时因为考虑小T上学在HY当了房奴,想来纵有万般不甘,也要踏踏实实过日子了。寻了些可以在家兼职的事情,时间相对自由,收入勉强够个人日常支出。
其中一份不时需要登门与客户对接,时间观念和工作作风让人大开眼界。
1、不管作为甲方还是乙方,准时你就错了。迟到是常态,先到的不会介意,晚到的也没有歉意。默认观念是,时间有的是,急什么急。
2、PPT靠边站,投影仪基本为装饰。讨论方案,带上耳朵和嘴就行,第一次和甲方面谈,认真准备了笔记本和笔,在会议室等着瞧PPT呢,结果全程就在互相吹捧和不露声色的打太极中结束了。
3、无论何种场合,芙蓉王必备。办公室有人吸烟、会议室有人吸烟,商场吸电梯也可以吸。享特权的人多了,特权于是成了常态。没人会在意女性或儿童场需要稍稍克制,过去三十多年吸到的二手烟都比不上在HY半天,职场环境非常糟糕。
4、签合同前必先索取回扣,否则别想谈妥项目,即使签了项目也别想收到尾款。前一分钟可以道貌岸然站在摄像机前大展宏图,后一分钟安然将“感谢费”笑纳。
对于我这样懒得多闻世事的小白来说,每一条别人眼里再平常不过的现象,都足以让我三观尽毁。怎么还可以这样?竟然还可以这样?!
参与数场活动,打了几瓶酱油,大跌眼镜。商场双11庆典,拨款采购大量礼品吸引消费者前来光顾,满额即赠IPHONE7。活动刚开始半小时,IPHONE7兑换一空,谁来兑?商户自己。
给朋友开张满额的订单,把手机先兑出来,活动结束后再走趟退款流程,IPHONE7反正到手了。商场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商场也不介意,只要走了收银渠道,商户大半年的场租反正先给扣了。利益的争夺无处不在,第一次从消费者的角度走到后台,真相就是一个大写加粗的笑话。
商场关心商户如何补上拖欠的租金,商户算计如何躲避商场的监控,被“精美礼品”吸引过来的大爷大妈,愉快任职人气担当,使奔着“车马费”来的媒体记者顺利拍下一堆人头攒动的镜头,登上次日的电视、报纸头条。
线下如此,线上同样。
本市新开一所高端幼儿园,招生启用第三方平台开展“微助力”,助力达到指定数据即可减免高额学费。家长报名踊跃,转发分享累计超过40万人次。登陆后台查看,排名前30无一正规渠道,刷票刷得面目全非。真正依靠朋友圈真朋友助力者,连参与奖都没有资格领取。
幼儿园零投入得到了40万的曝光量,又何必深究活动的公平公正?
正道走不赢套路。消费者完美化身小白鼠。
"50块请一个大学生可以在现场坐一天!"
"没有利益可图谁来参加活动?"
"营销不都是假的吗?"
……
以上是本地某房地产企业招商部经理云,大开眼界。
现在,正在参与筹备一起跨年狂欢,即将见证一场空手套白狼的把戏。结束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