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起从美国的北部出发,但他们的起点却是遥远的距离……
《绿皮书》01 距离
托尼和雪利实在离得太远了,一个是吊儿郎当的夜总会打手,一个是万众瞩目的天才钢琴家;一个是用拳头解决问题的粗人,一个高贵得像一个自由女神、比自由女神更高贵的绅士;一个是仆人,一个是老板……
《绿皮书》 《绿皮书》然而,地位卑微的托尼却可以住进高贵宾馆,进高雅的餐厅,上高级的厕所;而地位高贵的雪利却只能住进《绿皮书》里属于黑人的酒店……
托尼本身就对黑人带有严重的歧视,他将上门服务的黑人水电工用过的水杯扔进垃圾桶,对雪利仆人放在他面前的行李仰起高傲的头。
只是,他不得不为妻儿的生存和房租折腰,出差两个月至少不用每天比赛连续吃26个热狗,不用去当铺押手表……
但他又不得不被雪利的品德与才华所诚服:他让他还回从路边小店“捡来的”石头;他弹钢琴让他觉得他像一个自由女神,他是一个天才;他默默地关注他孤独地思考;他帮他写信,说出他自己想说却无法表达的语言。
《绿皮书》雪利很难忍受托尼的粗俗:看不惯他占小便宜;看不惯他在高速公路边小便;在车上吃东西、抽烟;更看不惯他蹲在地上拿石头与人掷骰子……
但他不得不承认现实中他并不比托尼更完美:在车上吃炸鸡腿其实也很香;在没有礼法的世界里,有时面临窘境拳头也可以夺回一点尊严;他有朋友、有爱情、有儿子;而他除了舞台上是一个人物,走下台便是一个孤独的灵魂。
托尼出生高贵却为所欲为,粗暴野蛮;雪利出生低微却严谨自律,行为高贵。托尼与雪利之间的距离,是白与黑之间的距离;是社会阶层之间的距离;是自由与约束的距离;是相互排斥又相互转换的距离。
《绿皮书》02 身份
不知道是谁规定了黑人的卑贱,就像不知道是谁规定了农村人比城市人卑贱一样,但事实就在那里了。
《绿皮书》就连下过几年乡的知青都有足够的理由觉得自己曾经落入地狱深渊,在无数对知青同情的心智里,知青便是世界的主体。
而人和土地,那些口朝黄土背朝天的、有呼吸、有语言、有爱、有情绪的人,以及他们辛苦劳作得以养活自己与城市人的土地却沦为了“环境”,沦为了“罪恶的环境”!
在那些哭诉自己命运不济的知青和他们的同情者那里,几乎很少有人设想过农民也是有情感、有思想、有尊严、也是渴望交流和尊重的人。
社会根深蒂固的阶级不是由某人决定的,那是一种世代沿袭下来的社会顽疾,也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因,我们一直在努力挣脱社会底层的阴暗与窒息。
雪利就是一个努力挣脱底层的人,他三岁登台演出,18岁被阿瑟·菲德勒的邀请与波士顿流行乐团合作,同时拥有心理学、声乐学和礼仪学的博士学位,而且不止一次受邀在白宫演出,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
《绿皮书》但他却无法摆脱黑人的身份,这是一个比“农民”更加顽固的标签,他花两个月的时间以在北部1/3的收入到美国南部地区巡回演出,历尽艰辛和委屈,他似乎想用他的才华来改变他黑人身份的卑微。
但他改变不了他的肤色,改变不了他肤色的约束性,他只能住在《绿皮书》指引的那些黑人专用的酒店里,他甚至不能在白人餐厅就餐,不能在白人的酒店里上卫生间。
那些以听他的音乐会来显示高雅的人却从来没有走近过他,他在台上是高雅的艺术家,走下舞台便是一个黑人,一个无人看到的孤魂野鬼。
他在“人”与“黑人”之间挣扎着,他宁愿花半个小时开车回到自己住的酒店上厕所,也不在白人们在室外为黑人搭建的简易厕所里将就;而那个白人酒店的主管跟他一样的倔犟,无论如何都不给予他方便。
“我对教养如此虔诚,‘教养’对我却如此鄙视。”真正的教养不是来自身份和标签,而是来自内心的高贵与真诚。就像雪利所相信的那样,“暴力永远无法取胜,坚守尊严才会赢,因为尊严总会让你占理。”
《绿皮书》03 同盟
“他们的出生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但你不同。”雪利不许托尼趴在地上跟“他们”一起掷骰子,走出卑微是他赋予托尼与自己的共同目标。
这也正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他不会被出生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出了努力还需要心里的暗示以及冲破蔑视的能力。
《绿皮书》记得20多年前在一家合资的咨询公司工作,当时公司的同事有几个来自省城,我则来自偏僻而且有点愚昧的湖区,还有一个是来自农村的生物学博士。
我能感受到空气中悬浮着某种优越感,嗯,是的,它是从大城市人吊儿郎当的语气和眼神对我和另一个来自农村同事投射出来的一种天然蔑视或轻视,那种光看不见,却足以让人缩小,除非你有足够的能量来抵御。
人需要找到认同,哪怕茫茫人海中只有一个同盟者,也是此岸可依。有一天中午办公室只剩下我和我的农村同事,他跟我说:
我们出生农村,但我们通过努力挣脱出来,社会对我们做了一次选择,表明我们是优秀的;他们虽然出生在大城市,而且父母是高官厚禄,但他们没有经历过选择,某种意义上,他们比我们更平庸,你要自信。
我很感谢这博士同事给我的信心提示,其实我不曾表达过在那种优越感下蒙受的孤独,或则说我努力用内心的坚强来维护自己的能量,不让人看出我的“小”来,但这个同盟者显然在给我找出路,也为自己找出路。这个世界需要人懂,有一个也可以,有一个就够。
雪利两个月巡回演出并没有改变南部人对黑人的歧视:他出去喝酒被戏弄;他甚至因为同性恋被关进收容所……
《绿皮书》“世界上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不过,他和托尼之间在走近:他在车上吃他递过来的炸鸡;他帮他给妻子写信;他受挫的时候需要他的拳头甚至是枪;他向他袒露他光鲜下隐藏的孤独:
“有钱的白人付钱让我为他们弹钢琴,因为这让他们觉得有教养。但一旦我走下舞台,我就会回到他们身边,成为另一个黑鬼。因为那才是他们真正的文化。我独自承受着这一点,因为我不被我的民族所接受,因为我也不像他们!所以,如果我不够黑,如果我不够白,如果我不够男子汉,那就告诉我,托尼,我是谁?”
改变大众的想法,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朋友。
《绿皮书》托尼也在走近他,虽然拒绝改一个高雅的名字和“文雅一点的语言”作为参加雪利贵族活动的代表,但即使站在门外,他也为雪利的高贵气质所折服,也为自己的老板而骄傲。
雪利的音乐才华与书信语言让他感受到教养的力量:
“亲爱的德洛丽丝: 当我想你时,我想起了爱荷华州美丽的平原。我们之间相隔的距离,使我意志消沉,没有你的时光和旅l途对我毫无意义。爱你是我所做过的最容易的事。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在我活着的每一天,我都会深深地感觉到遇见你的那天我就已爱上你,我今天爱你,余生也会继续爱你。”
《绿皮书》明知道不是出自托尼,但这些文字依然会让一个女人热泪盈眶,因为这是人心的距离。
《绿皮书》托尼终于在圣诞节当晚回到妻子身边,雪利也终于走出孤独的卡内基剧院楼阁,敲开托尼的家门……
这个故事好简单,简单到只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好复杂,复杂到两个人种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最终,它讲述的还是肤色下面藏着的真实的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