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
本文继续聊聊同感共情。同感共情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
即有语言交流,也有体语交流,其中言语交流,包括谈话的语气、语调、措辞等;体语交流,包括表情、坐姿、手势;这一切都应该协调一致,传达着共情的信息。
咨询师,一边与来访者说话,一边看表,梳头,目视他方,你会给来访者口不对心,心不在焉的感觉。
因此咨询师要在同感共情实践中,不断克服自己的种种口头禅和小毛病,以给来访者全神贯注的感觉。
我感觉真正的牛人,都是对自己很狠,敢于对自己动刀的人。督导讲故事说,我们这行的弗洛伊德,他最初为了解梦,连续三年,每天记录自己的梦境。写了一个作品叫《梦的解析》。
我也记录自己的梦境,但是持续了几天就记不下去了,因为挺麻烦挺复杂,所以就知道我不可能是弗洛伊德。
不断克服自己的毛病,就是在跟自己做斗争。跟自己的那些本能情绪战斗,一点点的规范和约束自己,变成想要的那个样子。
同感共情的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心里不设防,以正视自己的力量和不足,发现自身的非理性思维方式,最终有效的调整。
对此,罗杰斯称曾指出:“治疗师必须具有一种特殊的感应能力,能准确地感受当事人的个人经验,并能体会到当事人所表达的内容。
只要进行的顺利,治疗师不但能够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所要澄清的各项意义,甚至在下意识里就对情况一目了然。”
同感共情不是同意
同感共情不是同意认可,区别是前者是对来访者内心感受到深深理解和尊重,而非对对方想法和理念的完全接受,后者是对来访者思想的完全认同。
来访者可能会表达一些真实但过激的想法,比如:我恨他,恨不得杀了他;我很想捅他一刀;我现在想自杀。
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同感共情,是为了将心比心,以尊重换信任,以理解促反思。由此咨询师应在同感共情实践中,学会接受来访者,而不是认可他某些非理性想法。
同感共情不是同情
区别在于后者是一种主位式的反应,包含了对来访者处境的怜悯,是一种居高临下,恩赐似的反应,而前者则是客位式,完全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的反应。
因而是平等的,共鸣的,因此咨询师在同感共情实践中,切忌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态度。
同情大概约等于共鸣,而不是共情。是在道理上,很理解对方,但是没有通到感情和情绪这一层。
或者说感情通到了,但始终有一种:我很高级,我很厉害,我是老师,你是需要帮助的人,有一种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有时成长就是破掉自恋。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厉害,没有那么强大,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好,其实也挺好的。
同感共情不是移情
在心理学上,移情泛指个人把自己对以往生活中重要人物、事件及东西的爱恨投射到另一个相关人物、事件及东西上的意向。
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平等、中立、公正的情绪反应,后者是带有个人的偏见、偏好或情绪指向。
由此,咨询师要在同感共情实践中,警惕自己的移情表现,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来访者身上。
有位同行因为移情找老师做督导,主诉是:来访者咨询了十几次,比较圆满,但是过去半年了,她依然会经常想起这位来访者。
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她对来访者出现了移情,把自己以往对重要他人的情感转移到了这位来访者身上,所以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
另一种解释是,这个来访者是一个很巧妙很聪明的人,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咨询师,让咨询师不断的想到她。
同感共情不是热情
前者是一种冷静、理性、温情的情绪反应,后者可能表现出过多的主动和主观。由此,咨询师在实践中,切忌表现的过分主动热情,那会令来访者感觉不适,望而生畏。
在现实中,我感觉咨询师应该是很难热情。你去观察医生就知道,每天的状态是冷漠,对痛苦是无视无感,因为他每天接触太多,都麻木了,也是一种对自己的保护。
毕竟心理咨询是来访者对咨询师透露自己内心的情绪,大部分是负面的。长期作为垃圾桶存在,情绪都很好,很主动,很热情,很自信,太难了。
再加上他每天面对那么多人,每一个都热情,这是不可能的。当我发现自己在过分主动和热情时,应该反思一下,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会这么反常?
同感共情是心理咨询的入门功夫,需要咨询师在谈话中表现的淡定自如,忠心诚恳。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省,磨练自我,以渐入佳境,娴熟把握。
此外同感共情并不意味着满足当事人的情感与要求,只是意味着给他提供一个安全、支持性的环境,接纳其人,而非其事。
这里要强调,日常生活中,同感共情突出表现为善解人意。而善解人意者,必善接话茬,也就是当别人说了上半句,你可以准确无误地说出下半句,令人有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感觉。
此外善解人意,还善于替对方着想,甚至连对方想不到的地方也能想到。令人充分感受到什么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所有这一切都是同感共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是人生智慧的表现。
谢谢你的欣赏,愿你拥有智慧、自信、愉悦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