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读书笔记
读书内容:《大学之路》(吴军著)
继续这本书,接下来就是留学族最关注的大学申请和录取。
作为一个在国外大学任教多年的资深留学生,作者很坦白的指出:“虽然美国总体上是一个强调公平和透明度的国家,但是名牌私立大学的本科生招生却绝对是一个非常不公平且完全不透明的过程。”
不公平表现在哪?
其一,亚裔学生进入好学校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白人、拉丁裔和非洲裔的学生;
其二,校友(尤其是家族世代与学校有联系的)的孩子进入名牌私立大学的机会,远远高于和学校非亲非故家庭的孩子;
其三,有特殊影响力的家庭的孩子(比如著名政客、影视巨星、世界冠军、超级大腕等)进入私立名牌学校的概率非常大,并且占掉了很多原本属于大众的名额。
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这!不!公!平!
对于没有家族后盾,没有明星爹妈,并且还是亚裔的申美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但任凭你喉咙喊破了,组织一堆人去游行、去抗议甚至上诉法庭——然并卵。人家是私立大学,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活该他任性,你咬他啊!
人类社会自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从来都没有过绝对的公平。冷静下来看,之所以出现这些让我们义愤填膺的现象,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先说特殊影响力的家庭,这种叫“特招生”,不是特长生,当然,这个的确人家爹妈乃至列祖列宗影响力足够大,可以影响很大面积的人,这些人都是学校潜在的生源,学校自然要卖面子。对于这个群体,我们基本上是只能干瞪眼的。
再说校友的后裔。因为“对名校来说,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校友捐赠来维持日常开销,要靠校友的日常服务来发展,因此也希望校友的圈子是一个精英的而非平民的圈子,如此,捐赠才会越来越多,校友对学校的发展也就更加关心。在学校看来,维持圈子质量的最佳方式,是把圈内人的下一代也纳入到圈子里来。”
对于这一点,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从宾大毕业的巴菲特就认为,“成功人士的孩子未必能成功,否则美国奥运代表队就让奥运冠军的孩子们去好了”。
关于这一点,我说一点自己的想法。成功人士的孩子未必能成功,不过相对来说,如果一个家族世代都居于成功的层面,应该来说,后代成功的机会比贫民孩子成功的机会要大,一方面他们天生的起点就高一段,他们一些生而具有的资源可能是别人奋斗一辈子都未必能得到的。
前段时间我在办事的时候遇到一个美院的博导,是研究考古学的专家,他的女儿刚十岁,看外形就感到和其他同龄孩子完全不一样,我们在交谈的全过程中,那女孩就拿了一本书在旁边认真的看。并且这本书并不是她自己带的,而是我们带出来做设计样本的一本连我自己都忘了名字的杂志,好像是社会主义什么的内容,她随手拿起,就可以完全浸入书里的世界,不得不让我佩服。后来他带的徒弟,一个很优秀的研究生开玩笑说,在古玩鉴定方面,他的这个小师妹比他自己更厉害。虽然可能有玩笑恭维的嫌疑,但我深信这个孩子以后的出息绝对不会低于她师兄,甚至她爸爸。
这件事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相信,很多成就真的是可以遗传的,遗传的方式不仅仅是基因,更重要的是后天的熏染。曾国藩的几个后辈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且新中国很多优秀的商人,包括现在很多成功人士,追溯他们的家族史,在解放前至少都是书香门第。
好吧,特招生可以忍,校友可以忍,甚至亚裔低于白人、拉美裔都可以忍,凭什么连非洲裔都不如呢?!非但在学习、艺术方面,亚裔绝不输于非洲裔,甚至在非洲裔的强项——体育方面,亚裔也并不把他们逊色,但事实上,假如一个班,白人挤进前十可以被名校录取的话,亚裔则必须辛苦钻进前五的塔尖才行,而非洲裔,只需要进入前三十,就可以轻轻松松被名校录用。
对于这种现象,我也很不服气并认为不可思议,但是看了作者的展开描述,我服气了。
其实亚裔的这种境地是自食其果。
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原因。
“长期以来,亚裔的文化在欧美社会里都有着非常大的缺陷,大部分亚裔既不关心政治,又不懂政治,他们甚至在选举中把票投给那些损害自身利益的人。”
为了证明这一点,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加州硅谷地区的州参议员方文忠(华裔)支持限制亚裔学生在加州大学的录取比例。这对亚裔学生是很不公平的,但支持这个决议的方文忠,就是亚裔自己选出来的代表,说明在选举的时候,他们对于方文忠本人的政治主张以及他所在政党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做深入了解。
说到选举,自然想到我们的选举。我还记得以前选人大代表,一张纸上若干人的名字,我们甚至每一个人都不认识,就要履行投票权利。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权利是盲目的,我们并不了解那些墙上的名字,并不了那些方块字背后代表着什么思想和主张。并且,我们从小被教导的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政治,似乎是一个距离我们很遥远而有些让人害怕的东西。哪怕参加班长竞选,都觉得不好意思上去,怕被人说想当官。这样长大的我们,可以想象,换了一个地方履行同样权利的时候,有多少会较真地去参与,去深入了解一些东西。也是因为如此,“亚裔在参政、游说政客,以及向全社会发出声音方面,是所有族裔中表现最差的。因此政客们为了获得非洲裔和拉丁裔数量庞大的选票,在很多政策的制定上就以牺牲亚裔为代价”。比如,招生比例。
另一方面是经济上的原因。
“虽然亚裔已经占到了美国私立名校本科生人数的15%-20%,研究生人数的1/3甚至更多,但是亚裔给这些大学的捐款却少得可怜,而且无论是亚裔的家长还是校友也很少为大学的建设出力。”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族裔对于学校总是慷慨解囊,而另一个族裔则尽是守财奴,那么靠捐款过日子的名牌私立大学自然就要多招慷慨解囊的族裔的孩子,而多招了第二个族裔的后代则意味着大学的善款越来越少。”
可能你会说,我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收入少,供孩子出国就很拮据了,当然比不上那些外国大款。而事实上,在美国的亚裔平均收入是高于白人的。而且在个人消费上,先是日本人,再是中国人后来居上,旺盛到爆棚的个人消费水平让全世界都大跌眼镜,你看那些中国大妈横扫金店,驰骋名品店,左Gucci右LV,背上还背了一个Adidas……满载而归的样子,看那些中国游客拎着大锅小锅,连马桶盖都买断货的盛况,你还好意思说你没有钱给向子女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捐款吗?甚至同样不富裕的非洲裔,也常常捐出几十块上百块的小钱,而一个年薪十万美元的亚裔工程师却连100美元的意思也吝于表示一下。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你能怪人家歧视亚裔吗?
其实要说中国人,至少在我身边看到的情况,不管是否情愿,对老师还是比较慷慨的,加上过年过节、补课小灶、生日旅游什么的,以各种名目每年向老师“捐助”数千元的家长并不算少数,折合美元也差不多有好几百了吧,但的确,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给学校捐款。可能在我们的思想意识里,学校已经收了那么多择校费,哪里还用捐款?更多人压根没想过这个问题,在大家看来,学校是虚的,老师是实的,你给学校捐款连个泡泡都没有,给老师一点实惠至少能给自己孩子换来一点等价的实惠。我们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真正能给孩子带来受益的,是整个学校的治学理念,对孩子人生的影响,这才是一所学校真正能带给孩子的。如果你认同这种理念,由衷感谢它给孩子带来的帮助,你会努力为学校做一些自己能付出的努力,当然,如果你并不认同那便罢了。但既不认同,又何必花钱千方百计挤进这个校园呢?
当然也有学生感恩的,比如我们在一些大学甚至中学校园里,常常会看到一些奇石,上面铭刻着某某届学生赠,这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吧。
最后,关于这一点,作者的总结是:“令很多亚裔学生(和家长们)烦恼的是,美国名牌私立大学的录取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让人无所适从。其实,正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才使得录取明明存在不公平,却又不易一眼看清不公平之处。很多亚裔的孩子,除了读好书,还按照市面上流传的一些升学指南里讲的那样,搞音乐,学绘画,参加球队,办俱乐部,去扶贫做义工,但是一路辛苦下来,却发现高中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辛苦都是白费,因为名牌私立大学的录取不是采用单项加分的方式,即并非每增加一个特长就会多一分把握。各所学校强调申请者的特长,不是为了给大家指出录取的捷径,而是要让录取因此而做得不透明。”
看了这一篇,可能很多人会悲观地认为,算了,美国私立名牌学校不是我们穷人家玩的,更多人会坚定一种圈层理论,但我始终认为,哪怕圈层,也是环环相扣的,只要有环扣,就有机会。如作者所说,“尽管这些私立名校的录取并不公平,但是每年依然有不少没有任何背景的优秀学生能够进入这些大学学习”,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未必有足够优秀足够幸运,但是只要一直在朝着梦想的远方行进,终点始终会越来越近,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有长度的。
在人生的马拉松上,可能我们一开始没有办法抢到理想的位置,但是只要坚持奔跑,我们会发现,我们跑过的每一寸路程,甚至每一次摔倒,都是在缩短我们和终点之间的差距;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原本领先于我们的人离开跑道,通往成功的赛道,原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拥挤。最后,当我们冲过终点线,我们会很喜欢、也很感谢那个不断努力而没有放弃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