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一方面有丰富物质,随着物价的上涨也会抱怨什么都涨价。有次几个好友在谈论一天的饮食开销,有以为一百元足可一日吃饱喝足,我说太贵太贵,友人大异,问我一半够?我说一半的三分之一也足够。我不是信口开河,自然有依据。
去年初脚疾导致我住院十多天,在医院里我谨遵医嘱,每日吃医院里的饭菜。刚进医院病友们说一日十几块钱伙食费,我持怀疑态度,我虽不买菜,但以现在物价不太可能。等我一天天住下,觉得时光之慢,每日除了吊水就是等候吃饭,每餐吃的也蛮好,天天换花样,除早餐一顿总有一大荤一小荤,吃的我顿顿意犹未尽,出院时油光满面。每到吃饭时间,一听到过道内餐车碾压地板的声音,每个病房门口人头攒动,都是道风景线。当我们饱餐时,旁边一定有一位护工跑进跑出帮病人分发食物,或是扶起伤病的病人吃饭,只有等病房里所有的病人吃好喝好之后,她才端起饭碗坐在窗户边上吃起极简单的饭菜,她就是我尊敬的泾县老乡小刘阿姨。
![](https://img.haomeiwen.com/i9789684/be0ffcf3bba070b6.jpg)
刚进医院时经病房老病友介绍,才认识小刘阿姨,在岳阳医院,像小刘阿姨这样的护工很多,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劳务公司,公司每天在她们身上抽成十元,她们护理一个病人一天七十元,仅到手六十元。好在小刘阿姨勤劳,每天穿梭于好几个病房,自然业务繁忙,何况她口碑极好,有些老病人只认她。初识小刘阿姨时,小巧的她面色有些苍白,可是总是笑嘻嘻的,一听她口音我就判断遇到老乡了。一问果然是,还是泾县的,她家在青弋江上游,离我家也不远。地缘相近,话题自然更近了。后来听她说早年先生在家做木匠,我平常特敬重手艺人,聊得话题总在小刘阿姨休息的片刻。她先生手艺做得好,旁边四邻八乡都找他先生做,后来先生开了家具厂,业务做到芜湖。小刘阿姨随先生在芜湖一呆十多年,工厂里十几个工人平日里吃饭都靠她烧,里里外外一把抓,不想她先生事业极其巅峰时期好上赌博,把偌大的家业、工厂输的一败涂地,真是鬼迷心窍。一家人几乎陷于绝境,好在小刘阿姨毅然离开家乡,来到上海,仅仅靠她一双手在医院苦干了十年,支起一片天。更令人惊叹的竟然培养了一个留美的儿子,她的儿子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被保送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在攻读博士后,年底即将毕业。听小刘阿姨说到这里,我愈发对她敬佩,手术后第三天就坚持单腿拄着拐杖上洗手间。而她反复跟我说这样太危险,她可以帮我,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样一位母亲的帮助,她不是普通的护工,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金子一般的心。一个人不必像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只要从一些小事情,平凡不过的事情,坚持做个十年,二十年功到自然成。
去年老家正月聚会,前进兄感慨的说家乡的女人是菜籽命。那家乡的男人是什么命呢?菜籽命的女人们撑起了一片天地,总该令男人们羞愧吧。如今小刘阿姨的儿子应该学成归国了,小刘阿姨应该还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日没夜的工作,我相信有信念的人不会因为外界内在的因素而偃旗息鼓,尤其菜籽命的徽州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