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脾胃之说

脾胃之说

作者: 小欢欢_ac48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23:01 被阅读0次

早饭不吃,午饭乱吃,晚饭大吃;爱喝冰镇饮料、爱吃腌制食物……这其中有没有你的影子?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脾胃却越来越差。

有统计显示,全球5亿胃病患者,中国就占1.2亿,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中医里,提到胃就不能不说脾,脾胃是健康的“根”,如果脾胃功能受损,就会引发多种疾病。

    1身体好与坏,脾胃说了算

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极为亲密。胃像是一个粮仓,脾是运输公司。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进行再次消化,取精华、去糟粕,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全身。

    胃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临床上患者往往同时出现食欲不振、饭后腹部胀饱、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医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而现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湿”问题。

脾胃有问题,不但影响食欲、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相反,脾胃健运,能让身体气血充足,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

    2脾胃受伤 五脏遭殃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心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肝脾胃会影响肝脏,比如脂肪肝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堆积在肝脏里,从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肺:  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肾:人的精力充沛肾气就充足。肾的精气强弱,还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

    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对号入座 看看你的脾胃还好吗

1、脸色是否发黄

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有腹泻或便溏症状。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即脸颊发黄、消瘦枯萎,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

2、鼻头是否暗淡

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以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

      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

3、口唇是否无血色            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脱皮、无血色,就说明脾胃不好。

4、睡觉是否流口水

      一个人的脾气充足,涎液才能正常传输,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也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不会溢出。

      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睡觉时会流口水。如果经常不自觉流口水,可从健脾入手,进行调理。

5、排便是否正常

      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有时也会造成腹泻。

6、睡眠有没有不好

      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7、精神状态是否不佳

      脾胃运化失常,容易导致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相反,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得到滋养,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相关文章

  • 脾胃之说

    早饭不吃,午饭乱吃,晚饭大吃;爱喝冰镇饮料、爱吃腌制食物……这其中有没有你的影子?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脾胃却越来越...

  • 气血不足的中医调理方法

    第1步: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

  • 气血不足的中医调理方法

    第1步: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

  •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气血的化生,有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故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之说...

  • 2018-08-31

    ❤️第1步:补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

  • 关于养生的那些小事

    1.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所以治疗血症,必须重视调...

  • 中医治疗腹泻和辩证法

    从中医角度来看,泄泻与“湿”关系最密切,有“无湿不成泄”“湿多成五泄”之说。 泄泻总因脾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水谷...

  • 高血压

    高血压西医之说,其为肝阳亢(肝热)所致。 需久长调节方可:建议您取右肾俞,脾胃俞,水分,太溪,水泉等。 主要是调脾...

  • 🥣丝瓜荷包蛋鲫鱼汤🥣12月24日

    民间有“冬鲫夏鲇”之说,指冬季鲫鱼、夏季鲇鱼相对其他季节更为肉嫩味鲜。中医认为鲫鱼性味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 官宣:新疆红枣节即将开幕,品红枣赏胡杨感知巴州文化一站体验!

    民间有“一日食仨枣,百岁不显老”“要使皮肤好,粥里加红枣”之说。 红枣不仅是人们喜爱的果品,也是一味滋补脾胃、养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脾胃之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wq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