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带一本书去巴黎》,却丢在了去瑞士的飞机上……

《带一本书去巴黎》,却丢在了去瑞士的飞机上……

作者: 久一哥 | 来源:发表于2020-03-15 03:12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久一。

    01

    最近为了防疫,终日宅在家中,每晚都在床上翻腾,不想睡觉。

    昨晚1点半,窗外传来一阵持续约10分钟的鸟鸣,让我忽然有种熟悉的感觉,那就是久违的春夏即将开始。随之嘴里涌过一阵关于雪糕的幻想,那些阔别的日子应该就是巧克力脆皮和奶油交织出的味道吧?!

    其实鸟鸣本不带有情感,而是回忆里感到高兴的时刻即将在新的一个轮回里再生,真是让人温暖而欢喜啊!

    为了让这份欣喜尽快转化为现实,趁着今天下午风娇日暖,我壮着胆子,呼朋引伴出了趟“远门”,来到离家1公里外的商场里逛了起来。

    漫无目的地“游荡”着,本以为会有些重逢般的雀跃,事实上内心一如往常。因为是常去的商场,所以从哪个入口进去、乘坐哪一部电梯、穿越哪一条过道,等等,都如“肌肉记忆”一样机械地重复了出来。

    不过,今天还是有一个意外收获的。或许是潜意识里想多逛些时间,鬼使神差地走进了一家文艺气息浓厚的书店,发现“推荐阅读”区域散列着一套书。

    说是“散列”,因为这套书一共有4册,但是书店摆放时,却把“之一”和“之二”并排,把“之三”放在了柜台的转角处,而“之四”不知所踪……

    书的作者叫林达,书的主要内容是“近距离看美国”,讲述了他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其实我对美国不怎么“感冒”。不过,可能是因为对作者有一份“情结”,我当即就把这3本都买了下来,现在正在计划着网购“之四”。

    02

    我说我对作者有一份“情结”,并不是我拜读完他绝大部分的作品随后灵魂受到洗礼那样的“粉丝”心态,而是因为我把他的一部作品——《带一本书去巴黎》——“戏剧性”地弄丢了。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多年前,还在读大一的时候,从高三时期的老班长那儿听到的。

    那时,当当网正在搞“满减”活动,身为学生,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又背负着经济的重压,就鼓动老班长凑单。他欣然答应,并且报了一串书名给我。

    《带一本书去巴黎》首当其冲,还有《扫起落叶好过冬》《一路走来一路读》《九三年》……他说,作者是林达,一定要买“三联书店”的。不太好买,买不到就算了,也不要其他版本。

    看到这些书名,我头脑其实有一瞬间空白,心想,班长毕竟是班长,学的又是外语,见多识广不说,连文艺的气息都如此与众不同。

    幸运的是,他要的书都有,版本也符合他的要求。可惜的是,这些书并不参与“满减”,我的凑单计划落空了。

    但也就是那时起,我对“林达”和他的书就产生了兴趣,决心要向老班长学习,读一读这几本著作。

    去年夏天,和小伙伴组团,来了一趟法英瑞自由行。我想,既然要去法国,那必然少不了在巴黎游览。想到了巴黎,林达和他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又忽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趁着陪另一小伙伴游苏州的时候,在诚品书店里买到了全场“唯二”的这本书,也是唯一带包装的。这下,我和老班长的距离又缩小一步了吧。

    巴黎圣母院、市政厅、塞纳河、西岱岛……就这样,这本书跟随我从上海飞到了巴黎,从公交穿梭到地铁,从街头辗转到酒店。

    每当我浏览完第二天的行程后,都会打开它,仔细地阅读书里是怎么讲述这座古城、这幢古建、这条古道的悠远历史以及蕴含其中的丰富文化的。

    我最喜欢的旅行方式,就是沿着此前来到这里的人的足迹,探寻他们获取感动与思索的源头,进而发现自己与这个地方的联系,最终融合到我对世界的既有观念里,产生出全新而又独特的信念。

    所以,有林达的指引,还有与老班长潜在的共鸣,这段巴黎之旅让我觉得格外充实。

    按照计划,我们在4天的巴黎游之后,要坐海底隧道去英国,再从英国飞到瑞士。其实,不少小伙伴得知我们相对“非常规”的路线后,都表达不解:为什么不是法意瑞呢?

    我当时的内心世界是:自由行,就是这么自由啊!不过,抱着这样的心态出行,果然要付出自由的代价啊……

    从英国飞往瑞士的飞机上,空姐贴心地送来了餐食。我把正在阅读的这本书放进了面前座位下方的网兜里,吃完东西后我就睡着了。

    直到当晚我躺在酒店的床上,准备再次阅读它的时候,我猛地想起,书留在了飞机上……

    “带一本书去巴黎”的大结局,就是“然后就没带回来”。

    03

    在朋友圈里发布了这条悲伤的消息,一个姐妹来安慰我,并且承诺,会把她存放在娘家某个柜子里的同款,当成生日礼物送给我。

    半年过去了,我的生日也过去了,然而我并没有收到这份礼物。我想,姐妹的婚姻生活一定是幸福的,所以她才没有时间回娘家吧?真好。

    记得前两年网上流行一句话: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得到满足就空虚。对于这本书的丢失,以及未能弥补的心伤,我仿佛耿耿于怀。所以今天走进书店,看到店门口的陈列柜台上“林达”二字赫然,就情不自禁地驻足了。

    “之一”的书名叫《历史深处的忧虑》,第一眼看到我以为是带有哲学思辨的散文集,想到自己最近正想读这类书,所以就拿起样书准备翻看。

    凑近了才发现,书名旁边有一行小字“近距离看美国之一”。原来是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及感想,我有点小小的失落。本以为可以借此弥补巴黎之旅的遗憾,抚慰一下未完待续的文艺心,这下看来并不能实现这个愿望了。

    然而,或许是这份“情结”深种的缘故,也可能只是出于习惯,既然拿起了书,总还是要浏览一下。

    每一本书大概都收录了15篇左右的文章。有趣的是,都以“卢兄:你好!”开头,而以“祝好!”或“盼来信“等字结尾并落款”林达“。

    原来是4本信件的合集,而且都是林达向“卢兄”寄去的信。“卢兄”似乎是一个对美国充满疑问的好友,而林达则负责用自己在美生活的所见、所闻,来回答这些问题,并阐述自己的所思。

    比如,在《历史深处的忧虑》这一册中,他们就讨论了《移民、移民》《三K党的故事》《辛普森怎么引起了我的兴趣》等问题。

    而在“之二”的《总统是靠不住的》这一册中,则讨论了《美国总统是什么》《国会网住了总统》等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细节。“之三”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和“之四”的《如彗星划过夜空》,也大致如此。

    其实还没来得及阅读每一篇文章,只能粗看目录作个猜想,所以也不敢妄言。但恰恰是这种书信的形式,反倒增强了我对这套书的兴趣。

    我经常在思考,如果让我写作,我会更希望写什么?为此我也做过一些尝试,从小说到时评,等等,但是都难以保持一种兴奋感,也因此并没有做什么坚持就放弃了。

    但是这套书让我意识到,我此前的写作尝试之所以轻易中断的原因:缺乏交互性。大概是我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对话,希望有人与我为了某一个现象或者想法进行一些全面和深入的探讨,而非仅限于我单向度的输出。

    就像之前与一个小伙伴讨论做短视频的想法,我想尝试以访谈节目的形式去讨论一个话题,各自给出一些想法及论证,你一言、我一语,如此形成一种交互,起到观点分享的效果。

    不过,我很肯定自己不是一个乐于分享观点并为此论述的人,很多时候,我甚至没有什么观点。

    是书信的形式提醒了我,可能我想进行的写作尝试,更接近于《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每周与身患绝症、逐渐步入死亡教授约见,简单帮助他的生活,聆听他濒死时的思考,记录下这些片断,并且发表一些自己的感想。

    我觉得可以把这种方式称为:静默的对话。

    春天象征希望。我想,这句话不仅是文人的主观情怀,应该是有确凿的客观基础的吧。毕竟,在这样一个疫情笼罩下的春天里,我也因为一次大胆的外出,而确认了前进的方向;虽然在飞机上丢了一本书,却也在这份执着的“情结”中有了一点意外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一本书去巴黎》,却丢在了去瑞士的飞机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xz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