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
带一本书去巴黎

带一本书去巴黎

作者: 白露微霜 | 来源:发表于2016-09-19 20:48 被阅读0次

        在我曾经的旅行期望地点上,法国绝对是排在后几位的。因为不知何时起,巴黎给我的印象就是个乱糟糟的城市加擦肩接踵的游客。尽管塞纳河两岸一直是全世界公认的浪漫代言地,即便巴黎有着全球顶尖时尚之都的美誉,纵然法国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历史、艺术、宗教博物馆与古迹。因此,一开始大神说他曾看这本《带一本书去巴黎》时看到泪流满面,我的态度极为质疑,不过随即我就释然:大神少年锦时在法国工作,他定然是睹物思情忆起少不更事的轻狂时光。于是本着大神是高智商高颜值且高zuo(此为nozuonodie的zuo)的三高青年,我还是决定买本回来看看。

       第一次实质性接触林达,之前那套美国系列很多年前我就有所耳闻,但当时看到是关于政治立宪等制度范畴我就望而却步,本人天生对此类抱有畏惧心理,当即作罢。

        中国有句古话叫“无知者无畏”,这本书读了三分之一,我就开始汗颜自己曾经有多么的浅薄与无知。长久以来,能穿透时空的从来不仅是流光溢彩的外表,浓重且血腥的底蕴才更是不容忽视的本质。法国亦如是。

        林达的笔下,从历史到人文,从建筑风格到政教派系,从伏尔泰咖啡馆到圣丹尼断头台,尽致、细致的描绘了巴黎的过往与现实,用我们几乎已经遗忘的法国大革命贯穿于世人瞩目的名迹中,深刻的不容回避。能将一个城市如此这般洋洋洒洒娓娓道来,这种叙述能力需要多深的积累与功底!

        当然,这本书远远不止是本游记。从始至终林达都将他们对大革命、宗教信仰的理解诠释其中,最终汇为对民主与自由的思考。对于某些观点,我不敢苟同,这好比每个人对人性的认知与价值判断不尽相同一样,不过,这丝毫不阻碍我对此书的喜爱。

        从意大利回来我恶补了很多美术知识,并且极其后悔去之前怎么只知道抱着lp的书做攻略,完全没有意识我即将启程的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以致在大多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前我总是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想以门外汉的眼光找出惊世骇俗的那一点,结果可想而知。但这次,我想,我有了奔赴巴黎的理由。

相关文章

  • 《带一本书去巴黎》(1)

    看过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这次,来听听他们讲讲巴黎。 林达去巴黎,带了一本书,雨果的《九三年》。去旅行,却带...

  • 旅行的意义,也是一杯风情满满的咖啡

    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翻开巴黎街景,不管是塞纳河还是巴黎圣母院,不管是埃菲尔铁塔还是卢浮宫,不管谁街边的小书...

  • 带一本书去纽约(上)

    林达(夫妇俩合用的笔名)去巴黎的时候,身上带着雨果的《九三年》,后来写出了《带一本书去巴黎》,该书除了可以作为旅游...

  • 带一本书去巴黎

    作者一开始貌似写以巴黎诞生过程为主的游记。但越往后看,才看出作者是通过游历法国的足迹,来呈现出法国或巴黎的文化,思...

  • 带一本书去巴黎

    1'奥斯曼的巴黎改造,现代化的地下城市水系统,雨果的悲惨世界里很多情节都是发生在错综复杂的地下水系统。奥斯曼本人原...

  • 带一本书去巴黎

    在我曾经的旅行期望地点上,法国绝对是排在后几位的。因为不知何时起,巴黎给我的印象就是个乱糟糟的城市加擦肩接...

  • 《带一本书去巴黎》书评

    《带一本书去巴黎》书评 作者“林达”其实是一对华裔夫妇合用的笔名,他们力图通过对巴黎历史遗迹的寻...

  • 想去巴黎

    最近又迷上一本书——《带一本书去巴黎》。 和近来风靡的各类旅行游记式的畅销书不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一切和巴黎有关...

  • 文化——一个城市的灵魂

    最近在看一本书《带一本书去巴黎》,巴黎是我一直想去的一个城市。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这座城市的浪漫气息吸引,同时也为一...

  • 不深刻,不历史(书评《带一本书去巴黎》)

    最近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把《带一本书去巴黎》看完了,似乎跟着作者一起浏览了巴黎,听着他们的讲述,我被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一本书去巴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pn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