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明老师第一讲(诗词部分)有感
从对传统文化开始感兴趣到现在大约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很好的老师。
上周第一堂课诗歌鉴赏的部分的预习作业,竟派给我了。在这之前,除了语文课要求背诵的诗歌,我几乎没有读过诗。提起做鉴赏作业,第一反应是过去语文考试那常见的套路。
我以前觉得这都是无用之书,可是一堂课下来,觉得自己可能错了。打算把这段学习心得好好记下。
首先,什么是诗?
它和我们平时说话,发牢骚,有什么不同吗?
老师说:“有两个东西,才叫诗歌。有此物,也要有彼物,才叫诗歌。我好难受,好难受,就不是。”
所以,诗需要联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样的才叫诗。
我猜如同第一个看山不是山,不止是眼前的苟且了。它背后一定有别有洞天的地方,可能还有很多层次。
所以好的诗人,大多都是善于联想的。可是,不是乱想!
夫诗有别材, 非关书也;诗有别趣, 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 则不能极其至。” --《沧浪诗话》
这句话让我印象极为深刻。我曾经有一个多年学音乐的朋友说,她觉得好的曲子里面是有很强的理在的。天才的艺术家可以有很多个,随性而作也可以不错。但顶级的,可能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在开始的时候,不能乱。
如果人可以被分为三六九等的话,我觉得顶级的人,也是这样。这对我而言是个警钟。我自认为有时,能有一些非常好的灵感,可是像是无绳疆马了也不行,天然有灵气的东西总是觉得美是还有点美,但是还缺了点什么。那就是非穷理不能及的东西了吧。
什么是好的诗?
我觉得第一点,可能是要有代入感,能打到心里去。
没有这个前提,再漂亮的词藻回头就忘了。可简简单单一个代入感,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谈何容易。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什么叫代入感?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老师说这句比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还高,因为它什么也不借助,却打到人心里去了。
这里只是陈述,但李清照想说什么,我们都懂了。情有多深,更是不用说,这个是高手。
有人说,人的高低,不在聪明的多少,在思考层次的差别。我猜诗也一样。不过可能不止是思考,是心灵的层次可能更恰当一点。
老师借用元好问先生说的“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说诗歌的金针,那个没法传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形而上的东西。
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怎么学呢?它不是公式,A=B+C,那是心里涌动出来的,没法学。
但是传统文化说也可以学,超越规律,但是又有迹可循,这个就有意思了。我过去真的不理解,不可想象,觉得读书无用也在这。现在觉得自己真的错了。
不过对于这个,也是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但是方法,可能和过去学校里学的逻辑、分析、归纳不同了。
安史之乱的时候,李白在干吗?
传统解读诗歌的方法叫做:
知人论事,以意逆志。
试问一句: “安史之乱的时候,李白在干嘛?”
这个是罗宗强先生做学问时自问的一个问题。
老师说,这一问,于他而言,是石破天惊的一问。在他还在研究李白的脑子是怎么构成的时候,天天跟“云想衣裳”干仗,可是这一问,跳出来了。把自己带入那段历史,那个场景中去,再去读他的诗,从他这个人主体的角度去揣度。
比如苏轼的“似花还似飞花,无人惜从教坠…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第一遍看,觉得写的是个怨妇;
再一看题目,原来是回应远游好友的词;
再一读历史,他刚刚因“乌台诗案”被贬,他好像也在哭自己。
每一次,都觉得他表达的情感略有不同了。回到他的时空,他的角色中去。
关键不是离人泪是什么,是苏轼想说什么?再去看他为什么这么说,由景到情到这个人,再回看他为什么提到这个景,循环往复。
这种学习的方法,不止是头脑层面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纬度,所以说那一问是石破天惊的。
再问,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
做这周六课前作业的时候,我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在猜测苏东坡写这首词的真义究竟为何?
回赠同是沦落人的好友一首词,是替好友惋惜?想要鼓励他?还是替自己?还是也许他也说不清楚?
回想起自己也曾经送过朋友歌作为礼物,那时候愉悦的心情。重新拿起朋友送我的礼物,看看当时没有用心去看的地方,她想对我说的期许。
曾经纠结于真真假假的感情,突然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如此微妙而又变幻莫测,可遇而不可求。只可珍惜,不可思议,更不可强求和占有。
正如苏轼那一句“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份流水。”
在苏轼的诗词里,我也再活了一遍。
回到我第一次的疑问,诗有何用?我觉得这里,已经有些许答案了。
未完待续......
2017年3月9日 记于第二次课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