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生于江陵县 ,故称之“张江陵”。
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明神宗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01、年少有名,备受欣赏
1525年5月24日,张居正在荆州府江陵县一位秀才的家里出生。
张居正少年聪颖过人,他2岁便能说话识字,5岁入学,8岁起就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10岁通六经大义,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张居正从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历史书,他精通经史、文学、理学等,还通晓天文、地理、兵法等。
1536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参加童试,他以一篇《论治兵》的文章,获得了全场的最高分,一举夺魁。其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
李士翱嘱咐小白圭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并替他改名为“居正”。同年,张居正做了补府学生。
1537年,张居正参加乡试,受到湖广巡抚顾璘的阻挠而落榜。因为张居正在考试之前曾写了一首《题竹》,其中写道:
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
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他把自己比为凤毛麟角,要就此直上青云,透露着那么一点自负和高傲。顾璘让张居正落榜,希望对张居正多加磨砺,以成大器。
1540年,才高气傲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顾璘对他十分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
并解下犀带赠予居正:“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举人。”
02、进士及第,上《论时政疏》,未被重视
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徐阶对这个少年天才也是很青睐,徐阶就倾力的教导这个少年天才。
当时张居正的同事大多好谈诗文,张居正对此不以为然,很少与他们交游。
在内阁重臣徐阶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朝章国故和探求治国兴邦之道。
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严嵩二人,二人争夺首辅职位,夏言夺得首辅之后被严嵩进谗而被杀,严嵩为内阁首辅。
张居正通过在翰林院两年的学习和观察,见识和才华都得到极大提升,顺利晋升为翰林院编修。让他有更多机会参与政事。
1549年,张居正上《论时政疏》提出对时局提出看法,并直言不讳地列举朝政存在的五大弊病,系统阐述了改革政治的主张。
这些针砭时弊的言论并未引起嘉靖皇帝和严嵩的重视。此后,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张居正没再上过一次奏疏。
03、休假,游山玩水中发现时憋,返政
1554年,张居正因病请假离开京师来到故乡江陵。休假三年中,他开始游山玩水。
在这三年中,张居正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但在游玩过程中却发现街上到处都是乞丐,好多人因为没吃的而在卖儿卖女。
他在《荆州府题名记》中说:“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责任感让他重返政坛。
1557年,张居正回翰林院供职。三年后,张居正担任了右春坊右渝德,还兼任着国子监司业呢。
1562年,徐阶终于扳倒严嵩,严嵩被勒令致仕,其子严世蕃被处死,徐阶继任首辅。
1564年,徐阶荐张居正为裕王朱载坖的侍讲侍读,给太子讲学,这期间他了解到了不少朝中的事儿,打开了他的人脉,其政治声望逐步提高。
04、进入内阁,参与朝政
1566年,明世宗走到了他生命的终点。徐阶与张居正共同起草了遗诏。
纠正了嘉靖时期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为因冤案获罪的朝臣恢复官职,受到了朝野上下的普遍认同。
1567年,张居正以裕王府旧臣的身份,擢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
1568年,七月,徐阶终因年迈致仕。1569年,徐阶的老对手高拱重回内阁兼掌吏部事,控制了内阁大权。
当时高拱为首辅,张居正次辅,他和高拱二人都有改革弊政的诉求,且手腕都很强硬,但张居正处事圆滑,他们相处和睦。
05、施妙计,退敌,开设马市
1570年,鞑靼首领俺答汗进攻大同,计划称帝。张居正闻悉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携妻比吉和乳母的丈夫阿力哥共十几人请求内附。
大同巡抚方逢时和宣大总督王崇古决策受降。张居正写信,要崇古立刻把详情“密示”于他。
原来,俺答的第三个儿子死时遗一小孩即把汉那吉,把汉那吉长大娶妻比吉,后爱上姑母之女三娘子并再娶。
然而,身为外祖父的俺答也爱上了三娘子,意据为己有。于是祖孙之间为一个小女子心中结怨,把汉那吉失去心爱的女人要投降明朝。
张居正接到报告,再次写信给王崇古,要其妥善安排把汉那吉,并派人通报俺答:“中国之法,得虏酋若子孙首者,赏万金,爵通侯。
吾非不能断汝孙之首以请赏,但彼慕义而来,又汝亲孙也,不忍杀之。”然后,张居正指授方略,要祟古、逢时奏疏皇上纳降。
朝中很多人极力反对,认为敌情叵测.果然俺答的骑兵如黑云压城至北方边境。
祟古早在居正授意之下作好战事准备并以其孙要挟,俺答终于被迫妥协。
张居正顺水推舟应俺答之求,礼送把汉那吉回乡,俺答则把赵全等叛臣绑送明室。
把汉那吉穿着皇上官赐的大红丝袍回鞑靼帐幕。俺答见到非常感动,表示以后不再侵犯大同,并决定请求封贡、互市,和明友好相处。
1571年,明穆宗在居正等人的力劝下,诏封俺答为顺义王,并在沿边三镇开设马市,与鞑靼进行贸易。
06、任内阁首辅,进行一系列改革
1572年,明穆宗英年早逝,年仅十岁的神宗继位。明穆宗病榻托孤,叫太后摄政,高贡和张居正辅佐小皇帝。
高拱因自己口无遮拦触动万历生母李太后神经。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对高拱不满向李太后进谗,李太后以“专政擅权”之罪令高拱回原籍。
于是,张居正在这一年六月担任了首辅;八月,又加左柱国,进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四次推辞都不被允许。
同月,他从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个方面提出改革政治的方案,开创万历新政。
(1)实行考成法,整顿吏治
1573年十一月,张居正上疏实行“考成法”,明确职责。他以六科控制六部,再以内阁控制六科。
对于要办的事,从内阁到六科,从六科都到衙门,层层考试,做到心中有数。
1576年,张居正规定,地方官征赋试行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
地方官因此而受降级处分的,山东有十七名,河南二名,受革职处分的,山东二名,河南九名。
这使惧于降罚的各级官员不敢懈怠,督责户主们把当年税粮完纳。考成法的实行,提高了各级部门的办事效率,而且明确责任,赏罚分明。
他鼓励有才能的士人进入官场,打破了传统的世袭制度,提升了官员的素质。
(2)改革兵制,重用戚继光
明朝时所有的兵都是世袭的,老子退下来儿子顶替,这叫本兵制。因为是世袭,干好干坏一个样。所以本兵平时也不训练,打仗时就溃不成军。
张居正从极为艰难的朝廷财政中挤出军费来,让戚继光从浙江招募五千人,训练新军。
就这样,戚继光在张居正的支持下,组建并训练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能够胜任拱卫京师的任务,并给疲疲沓沓的本兵起到示范。
戚继光当了十三年的蓟辽总兵,蓟辽没有发生一次战争,蒙古也没有一次进犯,这既是戚继光的功劳,也是张居正知人善任的功劳。
军事上,张居正除用戚继光镇蓟门外,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
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互市使马匹大增,互市又使边疆在政治经济上保持稳定、正常。
(4)清丈田,打击贵族,增长赋税收入
1580年,张居正上疏并获准在全国陆续展开清丈土地,并在此基础上重绘鱼鳞图册。
全国大部分地区根据户部颁布的《清丈条例》对田地进行了认真的清丈,但也有一些地方官吏缩短弓步,溢额求功。
然而由于大部分州县清丈彻底,革豪右隐占,额田大有增加。随着额田的增加,加之打击贵族、缙绅地主隐田漏税,明朝田赋收入大为增加。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张居正提倡屯田制度,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
(5)实行一条鞭法
1581年,张居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条鞭法。—条鞭法是中国田赋制度史上继唐代两税法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
它简化了赋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
一条鞭法的施行,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
它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限制了胥吏的舞弊,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
1582年,随着清丈田亩工作的完成和一条鞭法的推行,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进一步的好转。
这时太仆寺存银多达四百万两,加上太仓存银,总数约达七八百万两。太仓的存粮也可支十年之用。
(6)减赋税,厚农资商
张居正的理财政策除了为朝廷公室谋利,也十分重视人民的实际生活。他通过多种渠道设法减轻人民的赋役负担,甚至直接提出减免人民的税负。
张居正曾上疏请求免除自1567年至1579年间各省积欠钱粮。另外,张居正还反对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认为应该农商并重。
他提出“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的主张。因此他也反对随意增加商税,侵犯商人利益。商业发展迅速,经济繁荣。
(7)兴修水利,兴办教育,百姓安居乐业
在万历初年,黄河年年泛滥,淮扬间湖堤溃毁,运道难通。由于黄河的长期泛滥,水势分流,黄河故道泥沙沉积,尤其是入海口,水流不畅。
张居正采纳了潘季训的意见,用一年半时间,修筑黄河到淮河的堤坝,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同时还使多年的弃地复变为良田。
他积极推动水利工程的建设,解决了农田灌溉和防洪的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张居正注重文化教育的改革,他在各地设置了大量的学馆,并让很多地方上知名的学者来当教授,这样可以让各地百姓能够学习儒家经典和儒学知识。
张居正设立书院,鼓励士人学习,提升社会整体文化素质。他强调教育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他还改革了科举考试制度,使之更加注重实际才能,而非仅仅是文学和诗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有用的人才。
他还推行法治,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百姓的基本权利,形成了良好的治理理念。
07、一片赤诚,教育,辅佐小皇帝
除了担任首府以外,张居正又兼管万历的教育事务。小皇帝的五个主讲经史的老师、两个教书法的老师和一个侍读,都是他一手任命的。
当时的皇子教育,除了日讲儒家经典,午讲《资治通鉴》,还包括类似讲座形式的经筵,内容已经相当丰富。
但是,这些课程毕竟都是严肃传统的经典内容,为了让小皇帝学习更鲜活的历史内容,张居正和大学士吕调阳、马自强花了近一年时间编出一本御用绘本——《帝鉴图说》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圣哲芳规”讲贤君励精图治,下部“狂愚覆辙”讲昏君倒行逆施。
这本书采用当时白话,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解历代君王典故和政治伦理,成了小皇帝的启蒙教材。
他有机会还亲自讲授,万历皇帝学习的地方是文华殿。他每天的功课有三项内容:经书、书法、历史。
中午功课完毕,小皇帝在文华殿进午餐。下半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张居正经常嘱咐要复习功课,练习书法,默记经史。
小皇帝对这种嘱咐丝毫不敢忽视,因为第二天必须背诵今天为他所讲授的经书和历史。
如果准备充分,背书如银瓶泻水,张先生就会颂扬天子的圣明;但如果背得结结巴巴或者读出别字,张先生也立即会加以质问,使他无地自容。
在张居正严厉的督导之下,万历的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万历曾想为他的两位母亲修理装潢宫室以表示孝思,张居正却认为各宫院已经十分富丽完美,毋须再加修饰。
他指出为人主者应当随时注意天下臣民的衣食,至于珠玉玩好,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不值得明君亲垂关注。
在张居正的辅佐下,万历即位以后的第一个十年,即从1572年到1582年,为本朝百事转苏、欣欣向荣的十年。
08、病逝后,被抄家
1582年六月二十日,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病逝,神宗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
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张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表明了张居正的失宠。
言官也把矛头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后万历在舆论的压力下中止进一步的迫害。
张居正虽出身草根,但自幼聪慧,少年中举,早早中了进士,但当时内阁混乱,他上疏不被采纳,愤而离职。他心系民生社稷,重回翰林院就职。
他经过历练,终于打败高拱,成为首辅,他一边教导小皇帝,一边开创万历新政,可能改革触犯一些人利益,可能他把小皇帝压久了,死后被灭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