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赋》,是一篇南朝的赋,作者是萧纲,出自《梁简文帝集十六卷·一卷》。
《梅花赋》原文:
梁简文帝·萧纲
层城之宫,灵苑之中。奇木万品,庶草千丛。光分影杂,条繁干通。寒圭变节,冬灰徙筩,并皆枯悴,色落摧风。
年归气新,摇芸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或承阳而发金,乍杂雪而披银。
吐艳四照之林,舒荣五衢之路。既玉缀而珠离,且冰悬而雹布。叶嫩出而未成,枝抽心而揷故。标半落而飞空,香随风而远度。挂靡靡之游丝,杂霏霏之晨雾。争楼上之落粉,夺机中织素。
乍开花而傍巘,或含影而临池。向玉阶以结采,拂纲户而低枝。
于是重闺影丹墀。弄此娇态,洞开春牖,四卷罗维。春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佳丽。貌婉心娴,怜早花之惊节,讶春光之遣寒。夹衣始薄,罗里初单。
折此芳华,举兹轻袖。或插鬓而问人,或残枝而相授。恨鬟前之太空,嫌金钿之转旧。
顾娥眉花色持相比,恒愁恐失时。
元丰七年冬十月也。
解说:
赋,又称“辞赋”,它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既有诗的意境韵律,又有散文的纵横捭阖,形散而神不散等特点。
赋,是一种以夸张铺陈为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的特殊文体,在中国文学文体中占有独特地位。
其特征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即以铺陈直叙的手法状物述志,借物抒情,在表达上善于想象,精于夸张。
赋,兴起于先秦,盛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亦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辞赋作家。他们创作了许多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文辞优美的辞赋佳作。
《梅花赋》赏析:
梁简文帝萧纲,是南朝著名辞赋家。
他在《梅花赋》的前半部分,着重描写:梅花盛开的景象;后半部分,则由物及人,描写后宫丽人赏梅的情态;最后,又运用五、七言诗句,来表现她们触景生情,由梅花随风飘零,而产生的青春易逝、年华如水的惆怅之情。
《梅花赋》的开头,用短短二十四个字,交待他所描绘的梅花生长地点:“层城之宫,灵苑之中”,也就是皇宫的御花园中。
那里,栽培着“奇木万品,庶草千丛”,即数不清的珍奇树木花草。它们,形态各异地展现出独特妖娆丰姿。
接着,笔锋一转,“寒圭变节,冬灰徙筒……”测试季节转换的圭表上显示冬季到了,因为葭灰在筒中移动了。
冬天一到,花谢了,叶凋了,草木枯萎了(春夏期间那种郁郁葱葱、百花齐放的景象不见了),有的枝条,还被寒风无情地吹折了……
作者这样描写,其意是——为:衬托梅花迎寒而放的特点,引出下文:“年归气新,摇芸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
新的一年又来到了,园中奇木的新芽纷纷萌动,异草的嫩芽一起破土而出。
在万物复苏的季节,梅花开放得特别早,因为它格外能识春知春。
作者,用“或承阳而发金,乍杂雪而被银”这两句十二个字,深入描绘“梅花特早”地接受春阳,迎寒开放出灿烂的花朵,(那时)还会遇上不期而至的春雪,使其披上厚厚的银妆。
自“吐艳四照之林”至“拂网户而低枝”,作者用一连串精美的六字排偶句,描写梅花的美丽姿容,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看到:梅花,像传说中的四照花一样,在林中开放,满是花蕾花朵的枝条,像五衢大路一样,伸向四面八方。
梅花花蕾,既像玉珠连缀在一起,而又一颗颗生长在枝条上。像冰粒悬挂枝头,而又如同冰雹那样散布。
刚发芽的新叶,尚未长成,新枝仿佛像(嫁接一样),插在老枝上。
低垂的梅枝,飞悬在半空中,花的香气,随风飘散到很远的地方。
枝条上,挂着纷乱的蜘蛛丝,梅花丛中,涌动着晨雾。梅花的香气,仿佛要同绣楼上散发出来的脂粉香味,一争高下。
洁白的花瓣,其光彩,胜过刚织出的白色生绢。(一些)刚刚开放的花朵,偎依着(假)山石,(有些)含苞待放的花影,映照在池塘上,还有一些,映照在台阶上的,如同结彩一样美丽。
枝条随风荡漾,像是轻轻拂拭着精雕细镂的门窗,忽上忽下、忽前后、左右右地摆动着……
描绘过梅花的千姿百态,作者于便描述:后宫姬妾赏梅时的喜悦情景。
第一句是起句,(梅花开了)嫔妃宫女,纷纷来到花园,欣赏梅花妩媚姿态。
她们,打开朝阳的门窗,卷起丝制的帷幔。一个个生怕温暖的春风,吹落刚刚开放的梅花似的,赶紧梳妆打扮得漂漂亮亮,举止文雅地来到园中,喜见梅花早开、惊讶节令改变、也惊讶春光送走严寒。
(春到人间),赏梅的嫔妃宫女,换上夹衣,和质地轻软的丝绸内衣,在攀折梅枝时,罗袖随风飘动。
她们,有的将梅花插在两鬓,询问同来的伙伴(合不合适,好不好看)?有的,折下梅花花枝,相互赠与。
一个个好像:悔恨发髻前太空,嫌嵌有金花的首饰,变旧了似的,一个劲地折呀,插呀,相互赠送……
“顾娥媚花色持相比,恒愁恐失时”是全文的结束语。
这一结束语,是作者动员后宫丽人尽情赏梅、戴梅,不要后悔失去机会呢,还是哀叹:美人同花儿一样,花儿易谢人易老呢?这就要由读者去体味了!
细细品味,这一结束语,似乎有点突兀。
但(联想到梅花易落人易老),姬妾们(一个个)转喜为悲,从而收敛起笑逐颜开的娥媚。
青春美丽,同盛开的花儿一样啊,她们常常哀愁失时之日……
有了这些季节转换,和心理活动的表述,结尾,也就顺当自然,不显得仓促了。
作者简介:
梁简文帝.萧纲(503年―551年),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贵嫔丁令光,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
由于长兄萧统早死,萧纲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
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萧纲自小聪明伶俐,四岁开始识字读书,过目不忘。六岁能写文章。
一次,梁武帝当场出题要他作文。他略作思索,很快写了一篇声情并茂的骈文,梁武帝称赞说:“此子,吾家之东阿!”(东阿,即东阿王,曹操的儿子曹植的封号,三国时魏国著名的文学家)。由此可见,梁武帝对萧纲的评价之高。
萧纲,长期居于东宫,经常和当时著名的文士徐陵,庾信等人一起吟诗作赋,过着优闲的宫廷生活。
因此,他所作的诗赋,也就伤于轻艳,当时被称为:“宫体”,并形成了“宫体”诗的流派。
萧纲的辞赋作品,今存20余篇,《梅花赋》是其代表作之一。他也是第一个用赋赞美梅花的帝王。这篇《梅花赋》,乃是萧纲的成名之作。
北宋书法大家米芾《梁简文帝梅花赋》全卷:
米芾书:《梁简文帝梅花赋》全卷(拓本,尺寸27x1080)。时年34岁。卷上字字刚劲,笔笔生风,粗壮平稳,显示了书家极高的书法造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