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学的永远是规律,是某种具体的思维,而不应该是全部堆积如山的知识。
“敲”字,是会意兼形声字,攴(扑音)是个象形字,用手拿着小棍子敲击,而高字是声旁,也表示发出的声音。
冶炼:“ 冫”是冰字的简写,在寒冷、冰冻、凛冽这些词语当中,都可以遇到,为什么“冶炼”中也要用这个偏旁呢?
原来冶炼的目的,就是要让金属像冰一样融化,所以才用了这个偏旁。
泼:会意字,把水向外发出去。
温柔一点,就是观音菩萨的杨柳枝和净水瓶;野蛮一点,就是把整脸盆的水挥洒出去。
族,会意字,旗字头,表示民族统一的象征和思想;矢,主要是用武器保卫自己的部落及其文化。
课文中有表示什么呢?
统一的中华民族,包括一些有特色的民族,比如汉族人周·恩·来,西双版纳的傣族主人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作为统一的中华民族,我们统一的旗帜是国旗,我们守卫自己的武器,已经由弓箭换成了导弹。
生活在统一的中华民族之下,我们联合起来的各族,都保留了自己的风俗传统,比如课文中傣族的服饰、节日、音乐。
汉族人周·恩·来穿傣族服饰,敲起傣族的象脚鼓,表示了国家领导人对少数民族风俗传统的尊重。
祝福,示字旁,也就是祭祀旁,表示与祭祀有关。祭祀中的主导人,就是兄或者祝,一个重大场合率先发言的人。
课文中,是谁祝?祝谁?祝什么?福字也就随此而被教学,文本细读也就因此而展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