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仁钦小师兄读完了《十善业道经》。这部佛家典籍加上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太上感应篇》,可以作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书目。在这个人类害怕被机器替代的时代,在这个功利主义、成功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个呼吁文化自信、民族崛起的时代,多从文化典籍中汲取一点养分,也不枉中华文明历经苦难,代代传承的这几千年。
读完了儒释道这三部经典,小师兄也算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一个小目标。但自知文化底子太薄,而国学内涵深广。未来一段时间里,小师兄会继续努力给大家分享更多的一些国学内容,在这条“学而时习之”的道路上坚持的久一点。
学习自己民族的文化没什么丢人的,了解过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一味地模仿和赶超,终有一天需要我们有自己的东西去引领。
《十善业道经》也像《论语》一样,都是由弟子整理老师教言而成的一部经典。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这部经典的原文自然是梵文的。它的汉语版本是“唐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就是在唐朝武则天时期,由“于阗国”也就是我们现在新疆和阗的一位法师翻译而成的。
这部经典主要是在讲什么呢?它的第一句话写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简单翻译过来,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娑竭罗龙宫中向一大群人宣讲了关于“十善”的一些道理。因为佛教经典微言大义、含义甚深,有它特定的解读方式,个人理解难免偏颇。所以,小师兄就不再像之前几篇文章那样挑选部分原文去解读和分析,而是多谈些自己整体的感悟。
“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这句话出自雍正的一篇上谕,也是他自己关于《十善业道经》的读书心得。满清虽然是少数民族入关,但其统治者自小就接受严格的汉族文化教育,雍正肯定也没少读儒释道三家的典籍。读过之后,他得出了这三家思想“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的结论。为什么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三个根本?为什么要把他们最基础的经典拿到一起来学习?因为,通过对比会发现三家有很多共通之处,都是围绕如何断恶修善、立身处世来阐述道理,都是“向内”的学问。
“戒、定、慧”与“信、愿、行”
“戒”是指人有所为,也有所不为。正因为有原则,才能不受外在因素的扰动和影响,产生“定见”、并有所坚守。遇人遇事不被外在假象所迷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会更容易了解到真相是什么,就产生了“智慧”。在儒学经典《大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信、愿、行”是讲人的成长需要坚定的信念、有愿景目标、有坚实的行动才会有效果。没有“信”,则在困难挫折中很容易放弃。没有“愿”,则无法明确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而且“大愿”和“小愿”所产生的促动力也是不同的。没有“行”,就无法一步步去实现目标。
知易行难与知难行易
一般来说,我们经常会用“知易行难”这个词,来强调实践和行动的重要性。在《十善业道经》中,让我明白了“知难行易”也同样存在。道理一旦理解透彻,明白其中的厉害之处,落实起来自然就自动自发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深刻的理解一些道理和规律,或者每个人理解的层次和角度不同,那落实在行动中也就各自不同了。就像国家大力倡导的“精准扶贫”政策,当你真正看到贫穷和苦难,对政策的理解和落实程度自然就很不一样了。
最后,还是摘录一些《十善业道经》中的几段原文,供大家仔细琢磨。
“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