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三岁的夏季,我们住在老家的村庄里。每天早晨我带他到田野里,看庄稼看树木,看在草叶上滚动的露珠,看在田间地头飞舞的蜻蜓和小鸟,看在脚下流过的水渠。看完这些太阳已经升起,我们就回家吃饭。
现在想想,当年带他到田野里的次数还是太少了。不过,他现在却有了自己的爱好,就是田径。
在他读小学的时候,我也曾经费尽力气让他早晨早点起来跟我到外边跑步,可是去了几次人家就开始赖床了。
不过,每天下午和晚上,跟下朋友到楼下跑着玩的时候,那可是按时按点的,经常回来的时候满身是汗。
因为经常说他不要出这么多汗,人家就一边答应着回家吃饭,一边找地方坐坐等汗落的差不多了在回家。
不过,我们都知道他喜欢跑步,在小区的同龄人中跑的不算慢。
我看他也只是发愁他太瘦弱,臂力不行,有点担心他考高中的时候体育会考不过关。
私下里也跟他交流我自己当年是如何联系单杠的引体向上的,后来也没有催他太多。
初中一年级,学校召开运动会,他参加了几个项目都是田径的,有一百米,两百米,还有四百米接力和八百米。
我帮他分析比赛安排的进度,让他有重点的参加比赛。回来的时候跟我说了一句,说是百米跑了全校第二名,第一名是田径队的。他找体育老师要参加田径队,班主任是英语老师,不同意。
我也没有太当个事,就这样过去了。
到了高中一年级就要放暑假的前两周,回到家里跟我谈想报体育专业,我才认真的跟他交流,问他:“你是想当做一项业余爱好,练着玩一玩,还是想走这条路,凭着这个将来吃一碗饭。” 我这该死的设计思路。
他很认真的说:“我想练习一下,报考体育院校,将来搞专业。”
我看他那么高,站在我面前说这个事情,就对他说:“你不要着急,先搞好当下的学习,我帮你咨询一下专业的老师,你自己也到网上查阅一下相关的政策要求,看看咱现在有没有机会通过练习,报考相关的专业院校,毕竟时间不太宽裕了。”
在一周回来,很多事情都明朗了,暑假里我就带着他去找教练,开始慢看的接触田径练习。
开学之后因为疫情的影响,他的训练断断续续,不过练得确实很刻苦。
小腿得了骨膜炎,去找医生治疗回来接着练,我看的都心疼的要死。
无论是假期里,还是平时我从来没有再催过他训练,他一天都没有偷过懒,一直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可是,今年体育专业考试前一周,他感染了甲流,连续发烧三天。我劝他体育专业考试办理缓考,他不听我的劝说,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不知道今年的高考情况回事什么结果。
但是,从他开始练习专业以来,我经常跟他分析他的行为,他的做法。
学习不是知道就行的,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反复的练习,就像你练习田径一样,没有正确的方法,没有相应的强度,没有物质基础的支持,成绩是提高不了。
同样文化课学习也是一样,不能停留在你知道的水平,要去练习,去体会,去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
平时的练习都是依靠努力来积累的,可是上了考场,除了依靠积累之外,还有很多的运气因素。
那么就让我们把精力投入到自己能够把握的地方,持续发力,持续努力。至于那些依靠运气的场景,那就交给运气来起作用。
努力过,就不后悔。
自己不放弃,就永远不会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