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前期的发展需求与创伤疗愈

学前期的发展需求与创伤疗愈

作者: 周玉萍 | 来源:发表于2023-06-23 07:20 被阅读0次

首先,依然是有一个测试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在学前阶段的受伤程度。(这部分略过)

学前儿童

我是某人(男、女)

年龄:3~6岁

发展任务:主动性与内疚感的对抗

自我潜能:目的

能力:想象和感觉

人际关系问题:独立

学前阶段的发展需求

孩子发展到三岁,如果孩子的发展正常,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那就是:孩子感觉自己的出生是受欢迎的,知道自己可以信任父母,信任他人,信任世界,并且相信能依靠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随着孩子肌肉的发育,他们探索的独立性也会增强。在学习爬、走路、吃饭、控制排泄等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收放平衡,同时也就掌握了意志力。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通过反对父母,并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来达到与父母分离,做他自己(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是息息相关的,孩子在“我来做”“我要”“不”的反抗,以及自己去亲自体验、尝试的过程中,他才能去发现那个“独特独立的我”的存在。发现了“我”的存在,感受到“我”的力量,这时候再让他懂得树立边界,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这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没有“我”的意识,孩子的边界就是模糊的)。这个阶段,他们的自主冲动是过激反应,得不到满足就乱发脾气。这个时候,父母既要保护孩子的独立性、自我意识,同时父母也要使用得当的方式让孩子去懂得一些规则。这个过程其实也让孩子形成了足够的意志力,因为建立规则是教会孩子做人做事,做人做事需要的就是掌握收与放的一种平衡。所以,幼儿阶段健康的意志力是这一阶段的目标,孩子内化了规矩,同时他在发展独立性的过程中也发展了自我——我就是我,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我可以!他学会了信任自己。

到了学前阶段(3~6岁),孩子必须发展的能力是:知道自己是谁,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是谁,就是获得一个身份——我是谁?我对自己有什么样的看法?

在这个阶段,要知道自己是谁,以及知道自己要怎么生活,对孩子来说实在是个大难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孩子要发展自我这部分,他们就需要特殊的保护和帮助,而这种特殊的保护就叫做“自我中心”。

有的家长会说孩子自私,不懂得分享,孩子天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没发现这个“我”的存在,没充分感受到“我”的力量,没充分运用“我”的能力,他怎么能知道“我是谁”“我是怎样一个人”?所以,这不是自私,这就是孩子正常的发育过程,看到我,才能看到你;懂得我,才能懂得你。没有了我,就没有了一切。有些人终其一生可能都不曾懂得那个我,不是有句话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我们不能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在六岁前,孩子潜能的发展都是从一出生就一步步向内去积聚力量的。“这是我的”,首先有我的意识了;然后通过拥有这个东西知道了它是属于我的,不是你的(用外在东西的归属来加强我的存在的意识);然后通过对这个东西的支配和拥有来认识到自我的强大,我对我的东西有绝对的处置权,从而也会认识到别人对自己的东西也有绝对的处置权,我没有;再然后,既然确定了这个东西是属于我的,也确定了我有绝对的支配、使用权利,那接下来,孩子才能发展出我要不要和别人分享的意识。

所以说,孩子天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不是人为的故意选择。学前的孩子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情感上的同情,但他们并不能真正的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个能力直到十六岁才会完全形成。

大约三岁的时候,孩子开始问为什么,以及许多其他的问题。这不是因为孩子笨或者讨厌,而是孩子正常的发育成长所致。孩子能够提问,是因为有一股生命的能量推动着他去开拓生命的疆界。发现身外的事物,因为好奇通过提问、触摸、尝试等手段去认识。

学前的孩子是非常独立,这种独立体现在他们喜欢提问、形成看法、想象未来,还努力揣摩世界是怎么运作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当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他们就会形成更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可是如果孩子得到的是父母更多控制和训斥,孩子就会有内疚感。当学前儿童有了比内疚感更强的主动性,于是便产生了目的,就是孩子能够根据内在的指引,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不管是向外还是向内。只要孩子的主动性生了根,又发了芽,他总是能发现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很多小学的家长反应自己的孩子没有目标,成天不知道该干什么,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孩子在学前阶段遭到了太多的控制和打压,使孩子内在的主动性受损了。所以,如果学前阶段孩子都是在健康地成长,孩子就可能说:“我能够信任世界,能够信任自己。我是一个特别的、独一无二的男孩(女孩)。”孩子的目的的潜能产生于身份意识。

学前期父母要如何做

父母的职责是教育孩子,为孩子做示范。父亲示范如何扮演男性角色,母亲示范如何扮演女性角色,父母还要示范健康的亲密关系,以及父母要示范良好的交流技巧,比如澄清问题,倾听,提要求,以及化解矛盾等。

男孩需要与父亲形成亲密感情,亲密感情需要有身体触摸,也需要情感分享,这些只有在父亲的陪伴下才能产生。男孩与父亲感情亲近,就会想成为父亲那样的男人。他开始模仿父亲的行为,可能还会告诉每个人,长大后要成为父亲那样的男人,还可能在假扮游戏中象征性地扮演父亲。

女孩开始模仿母亲的行为,她可能会跟洋娃娃过家家,用奶瓶假装给它喂奶,把它放在婴儿车里推着,还可能玩装扮游戏,兴高采烈地要求化妆等等。

这些都是在确定和发展孩子的性别认识——我是男孩,我是女孩,我要成为像爸爸那样的男人,我要成为像妈妈那样的女人。

成长失常的学前阶段

学前阶段的成长失常,是不正常家庭氛围长期作用的结果。因为小孩子是以父母为模板的,父母如何说、如何做、如何互动、如何处理冲突、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

比如,婚姻中的亲密关系失常,这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灵创伤。因为夫妻关系紧张,如果夫妻不能很好地去解决之间的问题,而是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利用孩子来填补他们生命中的孤独,那么,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伤害。因为看似父母很关注孩子,但这份关注中更多的是抓取的成分,孩子成了取代另一半伴侣的位置,孩子得照顾父母的需求和孤独,试想想,有谁真正在关注孩子?没有人关注他们,他们也不可能做自己。那么孩子的独立和自主性就得不到发展。

学前期的创伤如何疗愈?

1.寻回学前期的自我

(1)尽量把你在这个阶段所受的伤害回忆起来,并记下具体细节。

同时,尽量详细地记录你的家庭系统。当时,爸爸在做什么?妈妈在做什么?根据你当时的猜测,他们的婚姻状况怎样,尤其注意你的直觉感受。

在记录你学前阶段内在小孩的过往经历时,问问自己是谁常伴在你左右?谁是你最认同的角色模范?谁是最初教你做个男子汉或女人的人?谁给你关于性、爱和亲密关系的教导?

来自兄弟姐妹的侵犯,对你的成长影响非常大。哥哥或姐姐可能折磨过你,邻家的孩子可能欺辱或捉弄过你。即使只是嘲笑,也可能造成极大的伤害。

尽量详细记录你学前阶段的历史记,起多少就写多少。

(2)与朋友分享自己的学前经历

(3)感受当时的感受

找出你在学前阶段的一张照片,看着照片,任凭你的一切感受浮上心头。

如果找不到照片,就跟一些学前儿童呆一会儿,看他们多奇妙多美好。试想他们中的谁背负着一桩婚姻的责任或遭受着身心的打击,想象他们的活力和好奇心被扼杀。让这股力量指引你,迎接心中浮现的任何感受。

(4)写信

对于这个发展阶段,要求你写三封信,:第1封是成年的你写给受伤的学前内在小孩的,告诉他,你想和他在一起,愿意付出他需要的关心和指导;告诉他,他可以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你爱他,珍视他。

第2封信和第3封信是你受伤的内在小孩写来的,用你不惯用的那只手来写。一封信是写给你父母的,这封信包括两段,一段写给父亲,一段写给母亲。让你受伤的内在小孩告诉他们,他当初想要、需要但是没有得到的东西。这封信不是控诉,而是表达失落。

另一封信是给成年的你的回信。

2.不正常家庭系统中的角色

受伤的学前内在小孩选择什么样的角色来彰显自己的重要性呢?写下你的答案。

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你都被压抑了哪些感受?

你必须感受到,这些角色在怎样破坏你的生命,它们让你失去了童年时的真我。只要你继续演下去,你的心灵就会一直被伤疤覆盖,也许至死也不清楚自己是谁。

为了寻回你受伤的学前小孩自我,你必须撕掉那些刻板的家庭角色标签。它们从来没有让你感到自己有价值,也从来没有帮到家里的人,想想看,你勤勤恳恳地扮演那些角色,真正让你家里的任何人得到帮助了吗?你只需闭上眼想象一下,你就知道再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放弃那些角色,会是什么感觉?

努力再想出三种可以用来停止扮演照顾者角色的做法,以及要放弃那些随之而来的感受。这样,你才能逐步找回你受伤的内在学前小孩的真实感受。

3.练习

(1)对学前阶段内在小孩的肯定语(略)

(2)学前期内在小孩的冥想

相关文章

  • 灵性炼金术

    1,疗愈自己最好的方法,不是透过外在的成就和作为,而是要疗愈自己生命里的严重创伤,尤其是情绪上的创伤。而疗愈创伤是...

  • 创伤与疗愈

    生而为人,一辈子,都会有磕磕碰碰,也许是身体,又或是心灵。肌肤之疼,随着科技的进步,康复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快捷...

  • 创伤与疗愈

    是的,我的前半生有创伤。我一直都不知道,创伤一直在控制我,直到今年被我发现了,如今我已不受它控制。 过去的我,说话...

  • 创伤与疗愈

    20多岁的时候,从小娇生惯养,不谙世事的我,有天晚上加班到比较晚,下班后,一个人走在无人的街道,也没有路灯,突然间...

  • 又遇“疗愈内在小孩”

    早上,在成长群里,看到峤分享的关于疗愈童年创伤的音频,因为不太确定自己童年的创伤是否被疗愈,所以开始了这趟疗愈...

  • 简:当内在眼睛打开

    文/喜悦 摄影:果儿 内在创伤会被疗愈吗 会的 内在情绪会被融化吗 会的 都会 在创伤里 无法疗愈创伤 在情绪里 ...

  • 自我疗愈童年创伤

    自我疗愈童年创伤 2016-04-20 身心灵 梅子心理坊 以下疗愈童年创伤的四个步骤,对于很多的童年创伤,尤其是...

  • 修行日志~2019-08-17

    今天的冥想主题是《疗愈父母关系,疗愈原生家庭创伤 》。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今生中最重要的关系,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 宇宙最源头的密码

    创伤本来就具有疗愈的所有密码,只等着我们去解码。 创伤与疗愈本来就是同个本质的两个面向,看似二元对峙,实则本自如一...

  • 柳婷(Tina老师):巴哈花精之【疗愈失去所爱之后的创伤与震惊】

    柳婷老师(Tina老师):疗愈失去所爱之后的创伤与震惊 【proparty台湾特色知识课堂】-20180123 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前期的发展需求与创伤疗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nm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