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星期五,弟弟给班上李老师请假,表明要回家参加爷爷的丧礼,周五的课程不能上。
12月10日星期一返校后,没想到李老师说弟弟旷课,并对弟弟说“你爷爷死了,你能回去干什么?你一小孩,是能回去烧纸还是能回去刨坑?”
弟弟当时就哭了,并因旷课被老师叫到教室外罚站。
1. 学习至上?
爷爷去世,孩子请假竟然遭老师怼!实在让人惊奇!
但是先别急着批判,还有后续,看完一起批!

校方回应:
经查,网上曝光的信息不属实。在经过校方和孩子的父母沟通后,表明老师不存在涉及言语攻击和体罚学生的行为。
家属回应:
自己所说的内容属实。11日早上家属已接到李姓老师的道歉,经校方和家属的沟通协商,现不予追究。
我想,一定是学校和老师对“言语攻击”和“体罚”这两个词有什么误解。
要不然错了认就行了,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为什么要做出这么傻逼的回应呢!
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可能是想让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
再看看这学校和老师,全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老师教孩子亲人去世先放一边,先上课。
学校教孩子做错事不要紧,先否认。
一个学校没有担当,能期望它的老师对孩子存仁慈之心吗?可能有人会说,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但是我相信这样的校风之下,很难留得住好老师!
另外,家属还有一段回应:
“我承认我弟弟学习不是很好,但是他很关心班级的事情,其他方面都是可以的。”
我们就看到这个学校的评价标准了,读书至上!
这也许不是这一个学校的问题了,而是很多个学校的问题,很多学校的问题就是社会的问题了。
甚至我恶意的猜测一下,如果是一个学习很好的孩子,或许请假的行为就变成可以接受的了?
这就更加可怕,孩子就学会了区别对待,分优劣等。
我反倒觉得这个请假的孩子,懂得孝顺热心集体,应该全校通告表扬。让孝顺热心高高的飘在学校里。
2. 孩子的样子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教育?
我们期望孩子是一个内心丰满的人,还是一个学习机器?我想答案不言自明。
昨天青岛难得雪大了些,留下些积雪。一位家长接孩子放学。大概是很少见到雪,孩子很兴奋。
家长反倒慌了,连忙阻止,不由分说把孩子背起来:“快别玩雪,这么冷冻坏了怎么办!”
(一个小孩用雪做的兔子,还蛮可爱吧)

这种剥夺了孩子体验和快乐的爱,可以说是对孩子的犯罪了。尤其可怕的是,大家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还连连夸家长“照顾周到”!
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是这样的——
能体会《平凡的世界》沉重与苦涩,并且看完以后能够乐观和坚强!
能体会《月光奏鸣曲》的悲伤,并且听完以后能探查到自己内心的柔软!
能体会《大卫》的力量和人体的美,并且能了解大卫的故事以后感到鼓舞!
相信大家的期待和我一样。
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扎根书本,硬生生地割开了这样的体验,不止在学校,也在家庭!
追求精英教育并不可怕,但是一个没有丰富情感的人何以对抗未来更加智能的世界?!
过去我们的社会在宣扬这样一种价值观,学习第一。
亲人去世和高考,怎么选?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选择高考。
有一个问题需要问:亲人重要还是考试重要呢?
社会的评价机制太单一了!考试是单行道,似乎容不得你选择其他!

希望未来,我们的孩子,我们每一个人的选择都能更多元!每一个人的内心,都能更充盈!
也希望,这个未来并不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