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渺小的心脏
去跳动出最伟大的篇章
——《最渺小的伟大》
1
在我上大学时,老爸总对我说:真羡慕你们年轻人啊!拥有大把的青春,想干什么干什么。
大学老师也总说:珍惜你们的大学生活吧!毕业以后……
那时的我又何尝不羡慕还在为高考奋战的学弟学妹?他们有可以为之努力的目标,只一心冲刺高考就行了。
而大学时的我们,每天要面对那么多选择:上课,睡觉,打游戏……在这么多的诱因面前,我们迷茫了,以至于大学四年过去了,我们依然一事无成。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明明每一天都单调无聊,却依然重复着前一天的生活。
这就是我的大学,可能也是大多数人的大学。
2
现在,我毕业工作了,大学时的场景又像是复制粘贴了一样。
每个月总有20几天不想上班。
被讨人厌的闹钟吵醒,浑浑噩噩地洗脸刷牙,换衣服出门。在路边随便买了5块钱的手抓饼,来不及咬两口就跑着挤上了公交车。
到了单位还是和昨天相同的工作,忙忙叨叨一上午,好像什么任务也没完成;
吃完油腻的外卖午餐,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开会,加班……
好容易下班回到家,终于能坐在餐桌前,安静地和家人一起吃顿饭,却往往没有了交谈的心思。
剩下的不到10天,忙着补觉和聚会,在纸醉金迷中耗尽了心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着走着,我们常常会迷失了本心,再也回不去为了一个目标而热血澎湃的从前了。
3
我工作的地方是个幼儿教育机构,从事教研工作3年,无论是和领导、同事相处,教材的制定编写,还是和家长、小朋友的交流,我自认为还是很驾轻就熟的。
可是就在第三年,我却选择了裸辞。
在此之前,我也犹豫了3个月时间,亲戚朋友都劝我再考虑考虑,毕竟这个工作很稳定,也很少加班,很适合女孩子。
但我想到的却是另一方面:还不到30岁的我就只能这样了吗?我的眼界、我的能力就只能满足于“工作稳定”了吗?
我意识到要趁早学习点儿新的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充实自己的头脑了,于是我在离开了公司之后,转身去学习了网络营销和写作。
现在想想,归根结底,是我意识到自己的焦虑了。
我们时时刻刻想成为一个独一无二,任何人或机器都无法取代的自己,但常常事与愿违,其实你和别人没什么两样,甚至一个机器人都比你强很多。
至少它知道自己接下来要怎样去达成目标。
4
科学和文明的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思想和心理上的冲击。我们终其一生所创造的价值,可能都比不上一台机器一年的产出,这样的对比怎能不让人慌乱?
我是谁?
我为什么活着?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在夜深人静时,这些问题反复萦绕在我的脑海,让我变得忧心忡忡,直至夜不能眠。
我们却往往没有目标,或者说没有实现目标的动力,只好用焦虑来填补心灵的虚空。
整个世界好像都在指引我们走向焦虑的深渊。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成了五个层级,涵盖了人类需求的各个方面。按照他的解释,一种需要的满足会激励人们去实现其他需求。简单来说,完成了生存任务,空闲变多,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地拓展,欲望也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
当然,有欲望,有追求并没有什么不好,真正让人痛苦的,是求而不得。
尤其是那句:你本可以。
这句话表示:你明白自己的目标,但是由于种种外在或内在因素的作用,你却没有实现它。
外在的不良因素是我们没法避免的,但是内在的不良因素却是我们可以通过转变思维来减少的。
5
弗兰克尔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做《追寻生命的意义》,在书里,他讲述了自己的传奇经历——
被捕,受到拘禁;父母,妻子,兄弟相继惨死,只剩他孤身一人;创作手稿被没收,财物都被剥夺;每天忍受着极度的寒冷,饥饿,辱骂和拷打,健康和尊严受到严重威胁。
金钱、名利、健康、家庭、尊重、自由……这些他都没有。更让人沮丧的,是看不到未来,平静地度过余生几乎都不可能。
他却在痛苦中学会了思考:不能避免的苦难是有意义的吗?如果是,它的意义又在哪里?如果不是,即使能活着,生命又有什么意义?
在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中,弗兰克尔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越。
在经历了长达几年的拘禁之后,弗兰克尔也终于得以释放。
在弗兰克尔的理论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有三个途径——
1.创造或做实事
2.体验事或遇见人
3.面对不可避免的痛苦的积极态度
创造和工作很好理解,拿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举个栗子。假如西西弗斯的石头不会落回山底,而是能不断聚集在山顶上,这样他就可以在山顶建造一座神庙、宫殿,甚至城镇。有了这样的创造成果,不管能存留多久,都足以让他感受到存在的价值。
体验和遇见也很好解释。有句话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体验生命中发生的事情,遇见身边出现的人并与他们产生联系,这些都会让你的生命变得充实。
最后一点就很奇怪了,怎样在经受痛苦的同时又保持乐观呢?(前提是“不可避免”,否则就成了抖M)
弗兰克尔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人,都还有最后一种自由——选择态度的自由。
设想一下,成天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是崩溃的,可如果有一天,他突然茅塞顿开,发自内心地喜欢推石头,这样每天做着快乐的事,并且能够持续下去,还会觉得生命毫无意义吗?
6
和弗兰克尔相比,我们的生活或许都不能算作痛苦;和西西弗斯相比,我们的生活或许也没有那么不可控,怎么每天就会丧得要死了呢?
上学上班的时候盼望着假期,总觉得假期一到,自己就可以旅行、看书、参加聚会……生活会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实际上呢?一到周末,多少人是在睡觉和玩手机中度过的?
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我们在计划时总忘记思维是条难得翻个身的大懒虫。
如果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待生活的态度、观念没有彻底的转变,无论给你多少时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你也只能在叹息声中浪费掉,你的整个生命也都毫无意义。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弗兰克尔也说,当痛苦被发现有意义时就不再痛苦,当生命被认识到有意义时就不再令人厌烦。
可以肯定的是,来自内心,不间断的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能让我们单调苦涩的生命变得充满意义。
当你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你也将知道怎样应对生命赋予你的每一天。即使生活依旧苦涩,依旧单调,我们也能从中汲取力量,积极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因为有时候,生活想要告诉你的,就是直面生活赐予你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