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自驱型成长》最后一部分的分享——
05、3需求4类型
人有三个基本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
书中作者解释,凡是弹钢琴、吹笛子,学奥数类似的事情,能够克服困难,把它学会,这个能力叫做胜任需求。
归属需求,核心是家庭的温暖。比如弹钢琴,如果必须弹,不弹不行,就只看到了胜任需求,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不能因为只追求胜任需求,同时破坏了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
《心流》中讲到,当一个人做事非常投入,达到心流状态以后,大脑中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就会容易坚持,更愿意做这样的事,自驱力自然就会提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06138/3cad2dbce69d02c6.jpg)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着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类:
第一个,破坏者类型。
破坏者的特点,是多巴胺缺乏症,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或者故意从事危险的工作,让自己不合群,变得很暴力。
要想解决破坏者的问题,需要导师去帮助其发现正向的力量,在做对事情的时候,给予足够的肯定,知道自己内在的生命力的旺盛,意识到自身的价值。
第二个,爱好者类型。
爱好者的特点,是除了工作学习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
作者建议,先进行学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或者注意缺陷障碍的评估,如果没那么严重,则需要建立一种更好地去认识真实世界的认知模型。
第三个,无力者类型。
无力者的特点,看起来乖乖的,实则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
建议引导如何看待生活和学习这件事,适当增加运动,体内分泌的多巴胺随之增多后,缓解情绪。
第四个,完美者类型。
时刻处于紧张、压力巨大的状态。其实这并不是依靠内驱力,而是靠外在的压力,告诉自己我必须能够表现得足够好。
建议——我们需要告诉自己真相。真相是什么呢?就是没有哪个单一事件做好,就能够保证一辈子一定过得好;就像没有哪个大学的文凭,能够保证职场一定是一帆风顺的。
人生是一个综合力的表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放松一点,尽量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喜欢探索,积极对待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力量来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06138/38482d853623333e.jpg)
以上就是逐渐自驱型成长、形成自驱型人格的一些基本方法。最后,我们要学会科学地训练自己的大脑——
06、训练大脑:目标-知识-备选-同情
第一,列出目标,明确障碍,找到克服的方法。
将目标写下来,这个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写下来或者说出来的时候,大脑中就演示了一次。所以当写下一个目标的时候,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个目标。
写下来之后讨论障碍是什么,会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这是最基本的让大脑演练的方法。
第二,注意大脑的信号,多了解脑科学的知识。
比如说疲倦了,愤怒了,生气了,首先留意大脑释放这样的信号,然后去了解,这是由于大脑中的杏仁核,被大脑皮层包裹着,当愤怒时,是杏仁核在起作用,大脑皮层停下来了。多了解大脑相关的科学知识,知晓其中的原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06138/75bb1a097c5ce9da.jpg)
第三,学会备选计划思维。
想进入特别好的学校,想得到极为满意的工作,如果结果未能如愿呢?这是所谓的备选思维。增加各种思考的弹性,让自己能够做出选择和决定,提前想好如果达不到,下一步怎么办,备选思维,应对各种状况的发生,做好思想准备。
第四,建立对自己的同情心。不要总是自责,批评自己。
一个人总是喜欢自责,原因是因为成长的环境下有一个人总是批评他,慢慢地养成了批评自己的习惯。
自我同情的意思是说,知道这次没有做好,但是我会努力的,我依然是一个有自律能力的人,知道自己的价值,并且知道自己要做对一件事也是不容易的,这叫做建立自我的同情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06138/8e4546551bdc5fd7.jpg)
足够的自控空间,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各种事情都有达成的不同可能性,有各种各样的渠道走到想要的方向。大脑的弹性增加了,我们的选择权才会变得更多。
选择权往往不是来自于我们的能力和金钱,而是源于大脑的弹性,给自己创造一个更加惊喜的世界。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够帮助自己掌握自控力,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发自内心地有热爱,愿意自己成长,成为自己的主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06138/67b6c4ec73e2bf6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