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久负盛名,它像一道名菜,一直未得机会品尝。今得有幸拜读之后,便也决定写一写读完的感受。
小说以抗战初期为时代背景。主人公方洪渐,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位留学海归。但这位海归在旅欧期间,不理学业,只是因为当初出国受岳父资助(他的包办妻子已亡故),为了能给家人一个满意的交代,于是在毕业之前购买了一个叫“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毕业证蒙混过关。
在回国的邮轮上,方洪渐艳遇留学生鲍小姐,并与之一夜销魂,正在他心怀爱恋之际,发现鲍小姐实际是在欺骗他,变愤然离去。回到上海后,方洪渐结识了同学苏文纨和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苏文纨对方鸿渐有好感,方鸿渐却对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倾心。苏文纨暗中使计,最终使方、唐二人发生误会并错过姻缘。赵辛楣也知道了方洪渐并不是他的“情敌”,二人反而成了要好的朋友。
回国之后,方洪渐一直在岳父经营的银行上班。随着时间的推移,靠关系生存的方洪渐与岳父矛盾凸显。抗战开始后,在赵辛楣的引荐下,方洪渐与孙柔嘉、顾尔谦等人同赴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和任教期间,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方洪渐陷入深度苦闷。后方洪渐与孙柔嘉结婚,并在赵辛楣的帮助下,回上海一家报馆工作。然而,婚后夫妻二人因琐事产生各种矛盾并不断激化,感情最终是需要双方共同维护的,但是没有一致的信仰和现实基础,便如同空中楼阁,最终方洪渐只能以妥协的方式混沌度日。
整部小说钱先生用了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令人读起来非常沉重的现实话题。婚姻是一座围城,工作是一座围城,人生更是一座围城,谁都逃不出无尽的压力与束缚,永远要在这无形的围墙下过完一生。主人公方鸿渐的一生就是不断的进城出城,他想从老式封建家庭的围墙中挣脱,可是又离不开父母的经济支持;他踏入工作的围城,进入三闾大学,但那里的狡诈与虚伪,使他又逃离;方鸿渐与孙小姐结婚后他又进入了另一所“围城”。孙小姐“千方百计”地嫁给了方鸿渐后,她的挑剔,她的心机,她的虚弱,她的势力,渐渐都映在了方鸿渐眼里,而且两个人不断的争吵,矛盾积攒的越来越多也使方鸿渐厌烦了这段婚姻。
“围城”最终衍生了人生和精神层面的一种围城式的禁锢。正像钱先生书中写的那句非常经典的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描写的虽然只是位于抗战后方的一群在精神上、事业上迷茫的知识分子,但是仔细对比,我们就会深刻的发现,书中非常精准、普世的比喻,可以深刻的反映到我们现今的生活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甚至包括在不同的环境和遭遇下各种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角色。钱先生描写的那么真切,也在提醒着我们,现实环境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但是也要有能力和信心,通过适应环境、不断调整自我,走出人生的围城,敢于突破自我,才能不被现实所累。另外整部小说也在提醒我们,在该努力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努力,最后一定会因平庸吃尽苦头。就像方鸿渐一出场便是在人生的巅峰,之后便每况愈下,归根原因,就是因为他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荒废度日,最后只能造假搪塞家人。
书中还几次提到一件挂钟,初读的时候,我并没有刻意的去理解,但是仔细思索发现那不仅仅是一件摆设、一个玩意儿。这只旧式的、走时不准的、搬了几次家也没有摆脱的挂钟,其实是个隐喻,暗示着人们的愿望与现实的距离。一般而言,生活中人们的愿望总是美好的,从利己的角度出发,甚至还可以说是符合道德的,可是正如卢梭所言,任何事物在上帝那儿都是好的,一经人手便面目全非。再美好的愿望一旦触及现实,便要变味走样。“假使愿望是马,乞丐也有以代步。”可愿望并不是真马,挂钟也只按自己的节奏运行,而不顾事实和人们心中的愿望。这也暗示着,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愿望最终能否实现,都来源于自身不懈的努力和打拼,任何外力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书中钱钟书先生还提到“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你会从好的开始吃还是从坏的开始吃?”钱先生说,从好的开始吃的人,比较乐观,因为他吃的每一粒葡萄都是好的;但是从坏的开始吃的,多可理解为比较悲观,但是会一直有希望。对于这段话,每一个人的理解会有不同,也说明了事物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判断对错,解决问题不能太感性,这样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容易以偏概全,造成判断上的失误,要辩证的去看问题。
“世人如方皆入围城”,但是围城并不是牢不可破,这座围城在哪里?就在人们的心里。你觉得深陷其中,便是不能自拔;你觉得前途坦荡,便是万马奔腾。当一切的人或事因为努力和乐观变得美好,那心中的“围城”自会渐行渐远,所谓的“围城”也就不再是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这或许就是钱先生的初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