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上显示不全,请点击标题下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雪球上显示不全,请点击标题下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雪球上显示不全,请点击标题下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链接地址
一、基本情况及生意特性
1.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业务范围
公司概要公司长期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单晶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的投资开发、建设及运营业务等。目前公司硅片、硅棒生产基地主要位于陕西西安、宁夏银川、中宁和江苏无锡,云南保山、丽江和楚雄等地的新建产能正在稳步推进;电池、组件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江苏泰州、浙江衢州和安徽合肥,同时公司在马来西亚古晋拥有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并在国内外多地开展电站投资开发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较2016年未发生重大变化。
业务结构
主营构成分析 主营构成分析上下游及销售模式
实际控制人
控股层级关系股东占比情况
股东人数 十大流通股东 十大债券持有人 机构持股汇总分红增发情况
分红情况 增发概况2. 基本生意特征
1)收入,利润,现金流分析
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ROE分析(杜邦分析)
加权ROE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ROE 杠杆比例 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3)毛利,三费分析
毛利率 三项费用率 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 财务费用率4)资产分析
资产 负债二、核心投资逻辑及业务分析
1. 市场空间及潜力
.
发展趋势
(1)未来全球光伏需求增长稳定,新兴市场光伏装机需求上升,中国市场仍将保持较好发展,新增光伏装机量空间可期。
根据IHS发布的数据预测,2016年至2020年全球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77GW、79GW、82GW、91GW和97GW,未来几年全球光伏需求稳步增长。另外,新兴市场光伏装机量将快速增长,其中:
①2020年印度光伏需求有望为2016年的2.4倍,达到14GW;
②南美、中东、北非、东南亚增速将大幅提升,部分国家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50%以上;
③美国需求将于2019-2020年复苏,有望达到每年17GW至18GW。
根据国家《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未来我国光伏装机量将进一步扩大,而且随着我国领跑者基地的进一步扩容和光伏扶贫工程项目的快速推进,加之分布式业务提速带来的增量,未来市场总需求依然较大,中国市场仍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以PERC为代表的高效晶硅电池技术将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十三五”将是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基本任务是产业升级、降低成本、扩大应用,实现不依赖国家补贴的市场化自我持续发展,重点支持PERC技术、N型单晶等高效晶体硅电池,到2020年光伏发电电价水平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50%以上,在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目标。
从长期来看,以PERC为代表的高效产品市场份额将迅速提升,N型单晶硅片占比将不断增加,有利于提高转换效率的产品将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根据国际光伏技术路线图(ITRPV)光伏技术研究预测(如下图),到2020年PERC/PERT/PERL市场份额将提升至30%,N型单晶电池市场份额将提升至21%。高效化光伏技术的应用顺应国家产业政策,有助于促进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掌握光伏先进技术的企业将会抢得市场先机。
(3)分布式电站业务快速增长,储能、微电网等配套技术将日益成熟,市场将由政府购买需求驱动转变为私人需求驱动。
由于分布式电站不存在弃光问题,具有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就地消纳、因地制宜的特点,能够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未来分布式装机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IHS发布的数据预测,2020年全球分布式当年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34GW,是2016年当年全球分布式装机容量的1.7倍。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信息,2016年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4.24GW,比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增长200%;截至2016年底,我国分布式累计装机容量10.32GW,到2020年我国的分布式装机量将累计达到60GW以上。
另外,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未来的普及,发展微电网和储能技术将是推动分布式光伏市场大规模发展不可或缺的配套步骤。若微电网和储能技术未来能够成熟并投入商业化运营,将可以推动光伏能源的应用和发展,使波动性的光伏能源成为电网友好型的优质电源,市场也将由政府购买需求驱动转变为私人需求驱动。
(4)领跑者基地进一步扩容,先进光伏技术的应用将继续在全行业进行推广。
2015年6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提出发挥市场对技术进步的引导作用,逐步建立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的循环递进机制,加速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通过实施“领跑者”计划,要求项目采用先进技术产品。
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复了9个领跑者基地,建设规模累计8.5GW。随着光伏领跑者计划的实施,我国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效果显著,系统装机成本持续下降,投资环境逐步改善,“领跑者”光伏项目已显示出较强的示范效应。而现阶段,我国符合“领跑者”计划的高效产品存在较大市场缺口,主要光伏产品产能依然呈现“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状况。因此未来领跑者基地将进一步扩容,技术标准要求将更新换代。
经营情况
.
回顾2017年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场依然持续增长,除中国、印度、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装机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外,智利、墨西哥、沙特阿拉伯等南美、中东国家也开始积极推广光伏发电项目,我国国内市场在630抢装潮的推动下,光伏装机量稳中有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国内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4.4GW,同比增长9%,其中光伏电站17.29GW,分布式光伏7.11GW,同比增长2.9倍。报告期内,作为高效和高品质代表的单晶产品需求旺盛,产品始终处于旺销的状态,单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2017年上半年,公司一方面积极把握行业发展契机,紧紧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发挥技术成本管理优势,继续保持稳健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产能,开足马力生产,同时加快推进了硅棒、硅片等项目建设进度,以缓解市场单晶硅片供应紧张的状况。
报告期内6,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76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2.36亿元,同比增长43.60%;基本每股收益达到0.62元/股,同比增长26.53%;实现扣非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53%,综合毛利率达到35.11%,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做了如下重点工作:
1、完善营销渠道建设,加强单晶市场推广,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深化客户服务管理,重点加强产品在领跑者项目和分布式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加快了海外营销建设,建立起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渠道并积极进行海外认证,为海外市场开拓奠定良好基础。
2017年上半年,公司单晶硅片出货8.68亿片,其中对外销售4.49亿片,自用4.19亿片,单晶硅片产销率达到99.06%;单晶电池组件出货2,188MW,其中单晶组件对外销售1,259MW,自用796MW,单晶组件产销率达到100.19%。
2、贯彻落实产品领先战略,确保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品成本稳步下降和转换效率的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研发投入,2017年上半年累计投入44,408.9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08%,新技术和新工艺快速应用于规模化生产,在成本控制和高效产品创新方面成果显著。
截至2017年6月底,公司累计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207项,在单晶生长、硅片切割和新型电池组件工艺等方面不断突破。
2017年6月底,公司单晶硅片非硅成本同比降低18%,组件环节非硅成本同比降低23%。报告期内,公司在SNEC展会上推出了一款高功率的单晶PERC双面组件Hi-MO2,并联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在业界首次公开了“单晶低衰减方案”。此外,公司生产的60型Hi-MO1组件获得了TüV莱茵测试报告,功率达到325.6W(STC),组件光电转换效率19.91%,刷新了该系列产品的功率记录。上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将有利于推动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持续降低。
3、加快新建扩产项目进度,确保稳定提供高效单晶产品。
报告期内,为了缓解单晶产品供应紧张的局面,公司一方面确保现有产能开足马力生产,另一方面加快推动新建扩建的项目进度。
2017年上半年,公司单晶硅片产量为8.77亿片,单晶组件产量为2,051MW。新建项目进度方面,银川隆基年产5GW单晶硅棒项目和宁夏隆基年产1GW单晶硅棒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古晋隆基年产300MW单晶硅棒、1GW单晶硅片、500MW单晶电池及500MW单晶组件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均会在2017年第四季度全面达产;保山隆基年产5GW单晶硅棒项目和西安年产500MW组件项目的厂房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4、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电站开发并网量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6,公司充分发挥项目资源优势,加大了国内光伏电站的开发力度,实现地面电站并网405MW。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把握分布式发展的机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分布式项目建设,2017年上半年分布式电站并网564MW,分布式并网量位居行业前列。
5、改进优化内部管理,提升战略支撑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改进和优化内部管理,持续提升各项战略支撑能力。
2017年上半年,公司全面开展干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激励机制和组织员工绩效体系,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和人才吸引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制定了2017至2019年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CRM、物流管理系统、费控系统等信息化项目的上线有效提升了信息化系统建设水平和综合服务水平;在融资保障方面,公司充分利用自身优秀的财务指标优势拓宽各类融资渠道,保障资金需求,合作银行和授信额度不断增加,年初启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目前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审会审核通过,资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关于提高主要光伏产品技术指标并加强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提高光伏产品转换效率将是实现发电成本持续降低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平价上网的关键,转换效率越高意味着产品经济性越好。展望2017年下半年,公司将加快新建单晶硅棒、硅片的项目进度,满足市场对单晶硅片的需求;加快高效PERC电池产能改造,增加高效单晶产量并推动高效产品广泛应用;重点开拓海外市场,深入研究海外各国各地区行业政策和市场特点,加快组件产品走向国际化市场的步伐。
2. 竞争格局及优势
竞争格局
.
在太阳能光伏领域,晶硅技术路线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是市场主流技术,预计2016年全球晶硅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0%,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在晶硅市场方面,随着单晶成本的持续下降,单晶产品性价比逐渐凸显,单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市场认可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以公司为代表的单晶企业在制造工艺、生产效率、设备改造等方面的持续改进使得目前单晶成本下降显著。另外,单晶凭借自身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优势,使得其转换效率高于多晶。
根据Energy Trend的数据(如下图),2015年全球单晶市场份额约为18%,2016年将大幅提升至24%,2017年或将进一步提升至32%,多晶向单晶转换的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竞争优势
.
1、前瞻性战略制定与执行能力
公司始终秉持发展战略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在深入研判行业趋势和市场变化的基础上定期对已有战略进行回顾和及时调整,以保证战略制定的可行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2014年前,公司判断高效产品一定是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基于当时的资源和判断,公司将业务聚焦于高效单晶的材料研发与生产上。在材料领域取得行业领先优势后,公司一方面扩张单晶硅棒和硅片产能,另一方面开始迅速向下游的单晶电池和组件延伸,通过收购和新设方式成立了以乐叶为平台的单晶电池、组件业务单元,引领行业快速向单晶方向发展,整个行业的单晶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公司的推动下已出现大幅提升。根据EnergyTrend数据显示,单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从2015年的15%提高到2016年的27%,并预计2017年将超过35%。公司单晶硅片产能已从2014年底的3GW扩大至2016年底的7.5GW,单晶组件产能已从2014年底的0.2GW扩大至2016年底的5GW。
2、技术成本优势
公司坚持以提升客户价值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成为太阳能产品技术重要的引领者。公司对光伏产业前沿技术进行分析和预判,并制定了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对可行性较高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层次研究,保证了公司在技术工艺上的先进性。
公司非常重视研发团队的构建和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400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同时建立了以西安为基地的硅材料研发中心和以泰州为中心的电池研究中心、组件设计中心,通过积极引进、合理配置技术人才,严格科研项目管理,完善研发过程保证机制、实施多样化激励措施等多种方式保障了技术创新水平的前瞻性。
公司通过金刚线切割工艺、PERC电池技术等行业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使得2016年硅片产品非硅成本已较2012年下降67%,60片P型PERC单晶电池组件最高功率已达到316.6W。目前,公司已在单晶生长技术、单晶硅材料薄片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积累和项目储备。
3、品牌品质优势
公司在生产制造环节中,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具有优良品质的高效产品,并不断将研发成果导入量产环节,通过金刚线切片技术推广、PERC电池技术的应用等方法,保证了公司产品的高品质,在行业内中拥有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产品的高品质持续获得客户的认可和信赖。报告期内,公司当选国家工信部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主要产品单晶硅片被授予“陕西省名牌产品”;组件产品已通过了TüV、UL、CQC、JET-PVm、以色列SII等权威机构的检测认证,并首批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晶体硅光伏组件(单晶硅)“领跑者”一级认证和二级认证及CQC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荣获LG电子太阳能事业部颁发的供应商品质优秀奖、阿特斯优秀供应商奖项、天合光能供应商“好质量”一等奖、TüV NORD卓越品质奖、TüV SüD IEC TS62941光伏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中国光伏商业模式大奖、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自主创新奖”和“市场开拓奖”、2016年度“北极星杯”十大电池/组件品牌、能源技术革新杰出企业奖等多个奖项。
公司以优良的产品品质在海外市场获得行业内广泛认可,获得PVTECH组织评选的“全球十大最具市场影响力光伏制造商”,单晶硅片出货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单晶组件业务快速发展,组件产品荣获Bloomberg评选的“全球光伏组件一线品牌”,公司已成为全球硅基组件超级联盟(SMSL)成员之一。
4、在快速发展中始终保持稳健的经营风格
多年来,公司始终秉承稳健经营的原则,在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利润及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为降低行业波动对企业的风险,公司资产负债率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2014年底至2016年底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比例分别为49.41%,44.62%和47.35%,表现出良好的偿债能力和抗风险水平。同时良好的财务情况使得公司具备多种方式的直接和间接可持续融资能力,能够为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地提供可靠资金保障。根据PHOTON Consulting发布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光伏企业“铁人三项”竞争力报告《PV Triathlon》,隆基股份在全球59家知名的光伏公司中位列第一梯队,财务健康指数排名跃升至第一位,表现出稳健的发展能力和可持续融资能力、领先行业的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能力。
3. 成长驱动和态势
1)市场及供需端
需求高速增长,产能快速释放;量增价稳,供需两旺:1)根据产能投放进程,测算公司三季度硅片5.9亿片出货,环比增加了1亿片。外销3.8亿片,贡献收入18-20亿元,考虑到三季度硅料价格的持续上行,以及公司从8月底开始的调价,硅片毛利率34.5%-35%,环比略有下降。硅片整体贡献净利润约4.1-4.3亿元。2)组件三季度出货1.05GW,外销880MW,自用约180MW。组件贡献销售收入约23-23.4亿元,考虑到硅片端的利润沉淀,组件毛利率32%-32.5%,贡献净利润约5.1-5.3亿元。3)电站上半年新增并网1GW,贡献收入2亿元左右,净利润7-8千万。盈利能力方面,受硅片7、8月份价格下降及三季度硅料价格上涨的影响,2017Q3整体毛利率环比下滑3.11个百分点至34.83%,整体净利率受电站运营业绩贡献提振,环比下滑0.21个百分点至21.99%。
四季度旺季来临,需求强劲;战略性降价,磨刀霍霍向多晶:四季度进入光伏传统旺季,国内受领跑者、扶贫及不限指标的分布式的带动,而海外市场欧洲、印度、新兴市场也逐步进入装机高峰期,总体需求依然强劲。根据国家光伏媒体报道,公司硅片主动调低4毛钱/片,其中180um硅片价格5.6元/片,190um硅片5.75元/片。此次战略性降价,1)公司云南产能接近投产,成本可以平均降低2-3毛钱;而现有产能通过持续的降本增效,预计Q4硅片毛利率仍将维持在30%以上。2)通过降价,降利润释放给下游电池和组件企业,事实上在公司降价之后部分电池厂家已经将单多晶电池价格拉平,考虑到单晶在BOS成本部分的节省,单多晶同价将极大的体现单晶的优势;3)考虑到十月底以来,各大运营商都在布局明年的招标,此次提前降价,将大大提高明年单晶市场的吸引力,为明年的招标打下基础。考虑到单多晶硅片的合理价差,此次降价已经逼近传统砂浆多晶片的生产成本线,传统砂浆多晶片企业明年面临被清洗的命运。在云南巨大产能释放的大背景下,单晶主动降价,有利于迅速实现产能的有效利用,极大的加速单晶替代的进程。
2)成本费用端
高效化路径明确,单晶优势显现,中期占比提升趋势确定。降成本是光伏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随着组件、建造等直接成本下降速度趋缓,通过高效化,变相降低光伏成本成为必然选择,效率更高的单晶将更为受益。同时,伴随连续拉棒、金刚线切割等技术持续应用,单晶生产成本加速下降,从而使得目前单晶与多晶的成本劣势已明显低于单晶高转换效率所带来的价格优势,从而使得单晶在与多晶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推动后期占比提升。
技术与成本优势奠定成长基础,单晶龙头加速扩张。公司为全球单晶龙头企业,2016年底具备单晶硅片产能7.5GW,组件产能5GW。相比于其他企业,近年来公司坚持持续深入拓展单晶领域,为公司积累深厚的技术与成本优势,从而使得具备公司更强的盈利能力,奠定扩张基础。今年以来,公司加速推动银川隆基5GW单晶硅棒项目和宁夏隆基年产1GW单晶硅棒等项目建设,预计目前单晶硅片产能已超过13GW,后期将继续推动保山隆基年产5GW单晶硅棒项目,一方面巩固公司单晶龙头地位,另一方面享受单晶市场扩容,实现业绩释放。
现金流大幅改善,预收款维持高位,周转加快:公司2017年前3季度期间费用同比增长35.82%至10.11亿元,期间费用率上升0.59个百分点至9.33%。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同比上升62.59%、上升4.36%、上升134.07%至4.18亿元、4.41亿元、1.53亿元;费用率分别上升0.84、下降0.89、上升0.64个百分点至3.85%、4.07%、1.41%。2017年前3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7.13亿元,同比增长655.50%;销售商品取得现金68.69亿元,同比增长41.95%。期末预收款项11.12亿元,同比增长74.54%。期末应收账款33.49亿元,较期初增长10.49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上升15.56天至70.31天。期末存货20.31亿元,较期初上升8.17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下降9.03天至62.11天。
3)产能及外延端
发行可转债助力扩产,龙头地位巩固。公司同时公告发行可转债,总规模28亿元,初始转股价格32.35元/股,募集资金用于“保山隆基5GW单晶硅棒”、“银川隆基5GW单晶硅棒+5GW单晶硅片”项目。近年来单晶替代多晶趋势明显,我们预计17-18年国内单晶占有率有望提升至35%、50%,单晶硅片企业发展受制于产能,龙头企业均在加速产能建设;根据募集说明书,公司17-19年累计意向订单已经超过21GW,此次发行可转债可加速产能推广,有助于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巩固龙头地位;我们预计2019年底公司在单晶环节的市占率有望达45%以上。
多晶推广金刚线,无法扭转单晶趋势。17年多晶硅片企业开始普及金刚线,是行业最主要变化,多晶硅片成本下降;我们认为18年多晶有可能以降价来捍卫市占率,但单晶替代多晶的大趋势已无法逆转;一方面降成本对多晶是生存所迫,而单晶有比较丰厚的毛利应对降价;另一方面多晶降价或有望加速单晶更高效产品的推广,17年PERC技术普及、18-19年N型单晶逐渐登上国内舞台,技术/转换效率的提升是未来成本下降的主要途径,也是平价上网的必然趋势,单晶是19-20年达到平价上网的核心,而平价后光伏年装机量可能会达百GW级别,发展空间巨大。
竞争格局最佳,优质公司成长空间仍然巨大。硅片是光伏主产业链中竞争格局最佳的环节,该环节龙头市占率集中、差异化明显、话语权强,隆基股份的成本控制力、技术水平、经营能力在行业内均是首屈一指,并且借此建立了较高的护城河,我们认为金刚线或将使行业经历平价前的最后一轮洗牌,公司仍有能力从竞争中走出,成为平价上网时代行业真正的龙头。
三、主要的风险
.
1、行业复苏带来的产能过剩的风险
全球光伏行业经过近10年高速发展后,出现了阶段性产能过剩的情况,我国产能过剩情况更为严重,虽然经过2012-2013年的行业整合和调整,部分无效、落后产能逐步得到淘汰,但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未得到彻底改变。一方面,随着光伏行业的复苏和转暖,部分原本面临市场淘汰的中小企业开始恢复生产,从而导致过剩产能淘汰不到位;另一方面,行业内骨干企业凭借规模、品牌、技术等优势,也纷纷扩大产能,恢复产能和新增产能将加剧行业内的无序竞争,光伏行业可能再次面临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风险。
2、国际贸易争端及贸易政策调整的风险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世界各国均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出于保护本国光伏产业的目的,欧美等国相继对我国光伏企业发起“双反”调查,其中美国连续于2012年和2014年两次对我国出口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并将调查范围扩大至台湾地区,虽然2014年7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中国诉美国的贸易争端裁决报告,指出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征收了不当关税,但美国商务部仍于2014年12月宣布了终裁结果,认定从中国大陆地区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由于美国新一届政府主张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倾向愈发严重,未来美国对华光伏“双反”可能仍将持续;2012年9月和11月,欧盟分别发布公告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终我国与欧盟以“价格承诺”的方式达成和解,但2015年12月,在上述“价格承诺”措施即将到期之时,欧盟委员会发布立案公告决定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措施启动“日落复审”调查。2017年3月3日,欧委会发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日落复审终裁公告,延长双反措施18个月,同时自主发起期中复审,改变措施形式。此外,印度、加拿大等国也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这种国际间不断挑起的贸易摩擦,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虽然欧美以外的其他新兴市场份额正快速提升,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双反”的不利影响,但未来不排除其他国家仿效,从而导致更多贸易摩擦,因此,中国光伏产业仍将面临严峻的国际贸易壁垒及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风险。
3、全球去补贴化加速,可能导致市场需求波动风险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相对于传统发电方式成本较高,尚不具备独立市场竞争的能力,而且这种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现阶段需要依靠政府扶持政策和电价补贴的方式驱动行业商业化条件的不断成熟。随着技术进步、生产规模扩大等因素,光伏产品制造成本逐步下降,世界各国将逐步对补贴方式和补贴力度进行调整,全球去补贴化加速。
我国去补贴化进程明显。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根据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情况,降低2017年1月1日之后新建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通知中涉及的三类资源区2017年新建标杆上网电价平均降幅为15.6%,并明确今后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暂定每年调整一次。因此,光伏补贴下调可能导致电站收益率降低和市场需求出现波动,未来几年的光伏市场将会由政策引导转向技术驱动,技术、成本优势将成为未来取胜市场的关键。
四、其他重要问题
拟共建丽江年产5GW单晶硅棒项目
2017年1月份,公司于2017年1月4日在西安与常州天合,四川永祥签订了《合资协议》,基于三方对单晶光伏产业的一致看好,三方拟以出资组建合资公司的方式共同建设丽江年产5GW单晶硅棒项目。合资公司名称:丽江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投资金额: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亿元,其中公司拟以现金出资4.8亿元,占60%股权,常州天合拟以现金出资2.0亿元,占25%股权,四川永祥拟以现金出资1.2亿元,占15%股权。
五、初步价值评估
1. 成长性评估
业绩预测 业绩预测详表 详细指标预测2. 历史估值
pe pb p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