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精进
为啥那么多的好想法,总是死在最后一步

为啥那么多的好想法,总是死在最后一步

作者: 海豚湾的森林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09:14 被阅读5次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商家推出以旧换新的免费活动,因为兑换流程太繁琐,参加的人寥寥无几;学校给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补助,但认证手续太复杂,很多学生都放弃领取;银行为了保障客户使用信用卡的安全,写了一份上万字的说明书,结果根本没人看.......

上面这些,其实都是典型的“最后一英里”问题:初衷很好,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偏离了方向。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今天每日精进介绍的这本今年8月出版的新书,助你不跑偏,达成目标——《最后一英里》,作者:【加】迪利普·索曼。

为啥那么多的好想法,总是死在最后一步

“最后一英里”指的是事情落实的过程中,最后阶段的关键性步骤。此前,我们介绍过行为经济学名著——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作者在卡尼曼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最后一英里”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我们的心智模式,有天然的思维缺陷,让我们无法做到客观和理智。前期决策阶段,我们常常掉入三种思维误区,导致方向感的偏差:

误区一:目标感知偏差。面临复杂任务时,我们常会把它拆分为多个小目标,但这种方法有时候并不可靠。你可能听过这样一个调查:出租车司机每月规定赚6000元,司机会把任务拆解为每天200元。但奇怪的是,明明下雨天乘客更多,可以赚更多钱,但司机们总是早早收工。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司机被眼前的小目标锁死了,而忽略了可以趁下雨天拉更多乘客,提前完成月任务。

误区二:成本感知偏差。我们习惯用数字量化的形式衡量成本,比如哪条路花费时间更少、哪个股票收益更高。看似合理,但对数字感知的偏差,会让我们决策错误。假设两种情景:① 在电影院门口,发现丢了50元的电影票;② 买电影票时发现丢了50元现金。你是否愿意再花50元买一张票?虽然都是损失50元,但调查显示:后者却更容易让我们做出买票这个决定。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策呢?原因就是心理账户的僵化。我们会把每笔钱在心里打上标签,标明它的用处,这就是心理账户。比如我们会规划工资中多少钱用来买衣服、多少钱用来参加饭局。一旦这些用途被固化在心理账户里,就可能干扰我们的决策。赌场中很少有见好就收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把赢来的钱,打上了“轻易得来、无需珍惜”的标签,对这些钱的消费倾向更强。

误区三:群体感知偏差。我们常认为“集体力量大”,但群体智慧是有条件的——每个人必须独立思考。否则很容易因为别人的判断,影响决策的准确率。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给两组学生一个装满850颗豆子的瓶子,让他们猜豆子的数量。第一组学生不准商量,取他们各自结果的平均值。第二组学生可以商量,然后给出一个最终数字。结果表明,第一组学生的准确率要远高于第二组学生。

面对目标,如何才能保持方向感呢?答案就是——困境想象。想象如果没有达成目标,会遭遇怎样的后果。这能让你更重视面前的障碍,想办法克服它。比如想要坚持健身,就想象自己身材臃肿的样子,告诫自己不能回到从前;想考上好大学,就想象考试失利的场景,让自己更加注重复习。为了激励自己完成目标,我们常会想象目标完成后的样子。但研究表明,对于复杂的、需要持续努力的任务,积极想象反而会降低目标的达成率。因为我们的大脑很难分清哪些是真实,哪些是幻想。比如你要参加一个赛季的篮球比赛,如果常常幻想自己已经拿了冠军,大脑会下意识认为这是真的,影响当下的训练。此外,这种“白日梦”还容易让人对困难变得不那么敏感,盲目乐观。

在目标规划阶段,用逻辑分解的形式,拆解目标。很多人制定减肥计划,会规定每天的运动和饮食量,但往往很难坚持,就是因为只把大目标拆成了小目标,但没有对它进行逻辑上的拆解。正确的减肥计划,应该从逻辑上分成四步:① 树立健康的生活观,明白肥胖的危害;② 杜绝减肥途中出现的诱惑,扔掉垃圾食品;③ 整理社交关系,推掉不必要的饭局;④ 最后一步,才是制定饮食和运动计划。

目标执行阶段,稍不留神就会偏离方向。给你介绍个工具——助推。它指的是在不强迫的前提下,通过外部环境的设计,引导你做出特定决策。比如,把垃圾食品放到货架顶层,就能减少消费者购买垃圾食品的次数;在香烟包装上注明“吸烟有害健康”,附上骷髅头图片,就能引导人们减少吸烟。

怎样给自己设计助推呢?要把控三个关键点。第一,判断环境中有哪些干扰项。第二,找到助推杠杆,设计具体方法。第三,不断修正。比如要戒烟,最大的干扰项就是香烟和打火机,你可以让家人把它们放到你找不到的地方,增大你抽烟的成本。此外,周围吸烟的朋友也是干扰项,你可以主动告诉他们,不要在抽烟的时候找你。

“最后一英里”问题,其实不出在最后一英里,而是因为我们在前期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就像建一幢大楼,如果在20层出现了倾斜,修复的方式不是重建这一层,而是纠正地基。只有在一开始找到正确的路,才能一路不偏离方向,实现目标。

相关文章

  • 为啥那么多的好想法,总是死在最后一步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商家推出以旧换新的免费活动,因为兑换流程太繁琐,参加的人寥寥无几;学校给贫困学生提...

  • 有些想法总是好的……

    唯有对天空对月;独寄相思情更切!

  • 理直何须气壮! - 草稿

    我一步一步从医院向外走去,边走边埋怨自己,为啥拿了那么多次的药了,还记不得环节?记不得环节也罢,为啥有嘴说别人,无...

  • 理直何须气壮!

    我一步一步从医院向外走去,边走边埋怨自己,为啥拿了那么多次的药了,还记不得环节?记不得环节也罢,为啥有嘴说别人,无...

  • 好结局总是在最后的最后来临

    今天下午,我去电影院终于看了有我大女神Emma把持、万众期待已久的迪士尼新作《美女与野兽》。 场景依旧美得不像话,...

  • 好的东西总是在最后出现

    朋友跟我说 总会出现这样一个人,让你知道你之前遇到的人都是妖魔鬼怪。 所以 耐心等待。 等待中要让自己拔尖。

  • 挑战125(想法总是好的)

    有些事情,想法总是好的。 可实际呢?事与愿违。 我们不要自作多情, 弄不好是要碰钉子。 做好事,当然可以, 但一定...

  • 我的兴趣为啥总是被我养死?

    我喜欢吉他,报了班,没去成几次,距今已有一年多没碰吉他了。 我喜欢美食,想自创,没做成几次,总是被忙碌的工作代替。...

  • 写出爆款文章的方向和技巧

    在听这节课之前,总是想为啥我写的文章就没人看呢?为啥有的文章就那么多点击量。 原因是作者的受众内容,方式不同,写作...

  • 看书也上瘾

    文/沐恩佳音 老公:“你知道为啥你每天总是那么多急吗?” 我:“为啥?” 老公:“你干啥事儿都容易上瘾!” 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啥那么多的好想法,总是死在最后一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co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