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陈坤

作者: 田丽维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08:06 被阅读78次

【2019·第一本书】《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几年前,我开始迷恋周梦蝶,到处找他的诗和作品集,以至于每次上当当,都会先把周梦蝶三个字放在搜索栏里搜一次,看看有没有他的新书。

《我们·素直》就是那时候买回来的,书回来后的第一个惊喜当然是周梦蝶,意外之喜一个是主编笑静,我喜欢她的《当你途经我的盛放》;另一个是出品人陈坤。

我不追星,对陈坤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那张有棱角的帅气的脸和耳闻的几个角色,也曾听说他是不太一样的艺人,可到底是怎样的不一样,我不曾深入了解。

《我们·素直》是我走近陈坤的第一步。我喜欢这本杂志的原因只有一个:真诚。生活中春有花秋有月,已很少惊喜,文字也一样,讨喜讨巧的太多。我们有时候会在一日近似一日的琐碎中忘了自己,忘记自己最初的模样。

《素直》里的人都很安静,不吵闹,就是一边喝茶一边自说自话。你读字的时候也会很放松,会跟着他们慢慢卸下杂念,进入一个只有你和他的时空,或者,只有你和字的时空。你会有一刻的出离,很自由自在,但是让人欢喜。

这些似乎和陈坤没有关系,但是当我读完他的书,我觉得他就站在《我们》的背后,隔着字幕,看不清他的样子,但我能感受到他在,他的风格、气质和温度就在一篇篇文字里。

所以,在当当上看到《突然就走到了西藏》时,我是毫不犹豫就购买的。行走,西藏,陈坤,每一个都值得我倾心相对。

陈坤在自序中说:此书只是闲言傻语,但我秉存一个观点:真实的丑陋比虚假的繁荣美一千万倍。所以,我在这本书里看到的不是他的繁荣,而是他的真实,或者说,真诚。

“行走西藏”是陈坤组织的一次行走活动,他和十几个大学生志愿者用十一天时间,一步一步地在西藏行走完整个旅程。

行走,不是旅行,所以不要指望在书里看到想要的美景。这是一本心灵觉醒书,是陈坤在行走的过程中逐步剥落自己心灵上的尘霾,一点点体悟,一点点自觉,最后和自己赤诚相对、澄澈相对的过程。

人们常说,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一定要多读他的文字。看陈坤的字,一定是会知其人。正如费勇在序言中说的“这更是一个在世间行走的人很老实的心灵告白”。

陈坤真的很真诚。他一边讲诉他的行走,一边讲他从小到大的心路历程。他讲生活的艰难,全家五口人住在十三平米的房子里,去厕所要冒着寒风跑去三分钟才能到的公厕,要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因为支付不起学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设计梦想。

他讲自己心灵的成长,演员事业的成功给他带来足够多的物质财富,却也带来他“迷失的三年”。“人在两种状态里,都会遇到魔鬼,一种是失意的状态,一种是得意的状态。”陈坤说,他觉得得意时更容易遇到魔鬼,更容易迷失。他在突然而至的成功面前,失眠,厌世,悲观,他患了严重的抑郁症,甚至一度想到从窗户跳下去。

他讲在禅定中找到自己。他讲行走是另一种禅定。他说,当人迷失的时候,是因为他缺少内心的一个核,一个正面的力量。那这个正面的力量是什么呢,陈坤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帮助别人,有时不一定指用钱用物或者出力去帮,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精神上的指引对人的帮助应该更大。陈坤在行走的禅定中找回平静的内心和真实的自我,找到呼唤前进的正能量,他想着要把这些传递给更多的人,希望也有人同他一样完成生命的蜕变,这或许就是他的初心吧。

陈坤讲他对自己恩师的感激之情,讲他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讲他的妈妈弟弟在他生命之中的重要。他不回避自己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事实,也不回避他的儿子现在同他一样也是单亲家庭。他希望儿子可以和他一样,可以面对生活给的一切,可以坚强。

陈坤在文字中不煽情,可我却常常要落泪。生活不易,于每个人都一样。所有人都在一边结着痂一边努力前行。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友,都是沉甸甸的爱与担当。

在西藏行走中,他们去了盲童学校。在那里,陈坤遇到一个长得像他自己的盲童。陈坤抱他,那孩子会把双腿盘到他腰上,陈坤和他拉手,那孩子会和他十指相扣。而这两个动作,陈坤说,都是他儿子平时最喜欢做的。说不出理由的亲近和默契有时候会让人害怕,也让人快乐和温暖。陈坤放弃把这个孩子带回北京的想法,也没有再去看望。他觉得带走这一个对其他孩子不公平,不觉得给孩子惊喜再让他失落是一种伤害。善良是一种品质,悲悯是一种情怀。当一个人可以完全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他才是真正地无私。

行走中,他们有“禁语”的规定。可刚开始的时候,队伍中有人犯禁了,他们随意聊天的举动让陈坤大发雷霆。陈坤说,生气是因为把他们都当成了亲人。只有在亲人面前,人才会把自己最真的心呈现出来。可更重要的是,他对亲人的要求比其他人更严格。他不允许他们这样轻慢地对待这发现心灵的行走历程。生气之后,他们彼此都进行了深刻反思,然后坦陈心迹,最后又携手上路。

或许,行走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此吧。在行走的过程中一点点卸下尘俗,甚至语言。只是一颗心和自己相对,然后,剥下一层,再剥下一层,直到在一片湖水、一座雪山、一朵白云间忽然见到久违的自己。简单到流泪,澄澈到痛入心扉。

翻开一本书,我们才会有一个强烈的意识:不读它我们真的会错过很多。《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让我看到不一样的陈坤。更重要的是,我懂得行走的力量,懂得传递的力量。

我们不一定行走在山水之间,不一定非要走到西藏。人世间行走,也是一种修行和禅定。重要的是我们保持真诚的态度,保持面对自己初心的勇气。走下去,才会把更多的正念传递到内心,传递给别人。走下去,每一次烟火后的相逢都是重生。

附:书中的一些话。

1.真实的丑陋比虚假的繁荣美一千万倍。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自信不是简单地渴望别人认可你,你要在自己内心深处觉得,我可以。不用理会别人的怀疑或轻视,我真的可以,我能够做的很好!

4.心里涌上的强烈念头一定要去执行!只有行动力才能更好的说服自己,证明自己!

5.“紧着花”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快乐!

6.据说,人在两种状态下,都会遇到魔鬼,一种是失意的状态,一种是得意的状态。不过在我看来,得意时更容易遇到魔鬼,更容易迷失。

7.一件坏事可能是另一件好事的开始,或者一件好事是另一件坏事的开始!——存在某种联系!

8.解决问题不应该从外部一个一个地解决,而是要从内部解决。

8.打坐是一个可以让内心变得安静的一种方式。首先要放松,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让呼吸很平静,这样你的内心也会变得安静,然后可以跟自己对话。

9.人生是一条很长的路,我们每个人都是行走的人,无论你走的好与不好,你都要走下去,面朝前方的走下去,心态积极的走下去!

10.帮助他人就是在帮助你自己!

11.很多人,心里都缺少点什么,缺的就是内心的一个核,一个正面的力量!

12.无论多么绝望,你都不要放弃!

13.人在艰难中,往往能够成长的更加茁壮!

14.有时候,你不经意间对别人的好,可能你自己都忘了,但是别人会记一辈子。善待别人,随时伸出手帮助别人,在你自己可能是举手之劳,但在别人,可能是雪中送炭,特别珍贵!

15.自卑常常以骄傲的面目出现。人的自傲和自卑是一对孪生兄弟,有时候过于自傲反倒是说明你是自卑的!

16.意志力比体力更加重要!

17.“真实”并不能当做“暴躁”的借口,特别是,不能假借“真实”的名义去伤害爱你的人。你我他每个人都是。不要以“在熟人面前可以尽情做自己”而伤害身边人。

18.用吵架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者控制不好情绪,都是不成熟的。

19.“恨”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伤害你,也是你成长的动力!所以,有时候,微笑和鼓励不一定是好事,冷漠和打压也未必是坏事,只是看对面的人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和承受这一切!

20.亲友或爱人之间争吵,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不如一个拥抱来的温暖直接。

21.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遇。遇到了就是缘分,没有对与错,好与坏。缘来了好好珍惜缘尽了自会分离。

22.人的劣根性——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23我永远相信,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就是傻傻笨笨的人,傻人有傻福!

24.回首曾经走过的路,你会发现,每个足迹都比上一个更坚强!

25.当你有主动权时,你可以选择成为哪一类人!

26.保持一颗清贫的内心。——潜意识里的自我约束行为!

27.每个人长大了都会离开家。在我们孤独的行走中,家人是我们永远的支撑,不可能“扔掉”的支撑。“扔”不了的亲情,才是我生命里最坚固,最有力量的支撑。

28.在我的概念里,似乎没有纯粹的友情,也没有纯粹的爱情,它们最终都会演变为亲情。只有亲情,才是最坚固,最踏实的情感。也只有亲人,才不问理由。

29.人都有脆弱的时候,当朋友需要你的时候,大哭的时候,不是想听你讲道理,也不是说教。大家心里都明白,就是情绪卡那了,当时过不去,也许此时一个拥抱,一个不问理由的安抚,才是最有效的!

30.在你心灵快要崩溃的时候,可以无条件的,第一时间的,不问理由的出现在爱你身边,给你抚慰和支撑的,是你可以作为亲人的朋友。

31.好朋友像一面镜子,能照见自己的不足。有时候可能会不舒服。但是这种照见是一种成长,让你反省自己,不膨胀,洗清醒的脚步往前走。

32.善念可以超越死亡。(善心,爱心,关怀心。)当你怀着一颗正面的心,把正面的能量传给他人,你就不会“死”。因为爱,生生不息。

33.当我们的人生遇到选择时,当你犹豫不决时,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34.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最终会成为那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35.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行走,面向前方,不要停下。

36.你必须很喜欢和自己作伴。好处是;你不必为了顺从别人或讨好别人而扭曲自己。——【费里尼自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一样的陈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da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