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沟通总是在我们理解了对方之后发生的,换一句话说就是良性沟通需要真正的共情对方。但是这种理解、共情并不那么容易做到,需要时刻保持觉察。
当我们看到对方的问题状态,特别是我们关心、在乎的人,我们往往就忍不住就要去教育、纠正对方。比如看见孩子没有在写作业,而是在看手机。这个时候,怎么保持觉察?第一步,先要让自己停下来,让自己从头脑的冲动回到身体的感受,感受到自己攥紧的拳头、紧绷的肌肉,充满愤怒的脑袋,然后先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去觉察,去觉知,去问自己问题——“是什么让我想要提醒、纠正对方?是为了对方好?还是更多为了捍卫我的正确?我这一刻,有没有对对方的预设和评判?”。通过这样的提问,放下头脑对正确的执着,放下对别人对错的评判,至少意识上知道,所谓对错,不过是我们当下的妄想,而在妄想当中是看不到对方的真实需求,是看不到真正的事实的。这是第一步,觉察头脑当中的妄想。
第二步,共情,真正的共情,真正的感同身受对方。把自己想象成对方,和对方一样的身体姿态、一样的表情,试着真的感受对方的感受。“做作业,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件枯燥难耐的事情,特别是任务有些大,题有些难的时候,确实有些累,确实想要拿手机查一下思路,或者换一下脑筋。”。我们可能感受了解到了一些,也可能不完全了解,没有关系,只要做到了试着去感受对方感受,有真的共情的意愿,共情或多或少就会发生,就是创造美好关系的开始。这是第二步,真正的共情。
第三步,和对方交谈。交谈的核心是理解对方的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对方。如果反馈的不是感受是想法,那么一定要告诉对方这是你的想法、你的假设,不一定是真的事实。“我看到,你没有在写作业,而是在看手机。我不知道你在看什么,也许是在查资料、查思路,也许是在看别的。不管你在干什么,我都有些焦虑,我看到现在都开十点了,你的作业似乎还有很多,我担心熬太晚影响你的身体,或者完不成作业影响你在老师、同学心中的形象。你是怎么想的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59213/4d39f48ea058f84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