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发百家号,今天搬来试试水,不知这样是否合规
不是吃货,吃货的世界你不会懂,很多人把吃视作人生一大乐事,但“好吃”有时候也会给这些吃货们带来麻烦。
《资治通鉴》就记载了一个故事,一个能征善战的将才因为贪吃了两个鸡蛋,而差点失去做将军的机会,这就是“子思谏卫侯”的故事,故事里的吃货叫苟变,因为贪吃了两个鸡蛋,失去了国君的信任,不被重用,幸亏有贵人说情,才最终解除了国君对他的成见,得到重用,最后成为卫国名将,那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一个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故事,公元前377年,一个儒家的大圣人来到了衰弱的卫国,他就是孔子的亲孙子,孔俚的儿子孔伋,字子思,据传他的老师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有一个圣人爷爷,又有一个半圣人的老师,子思的学问是相当了得,被后世称为儒家五圣人之一。
这时候的卫国是什么情况呢?简单说就是极度衰弱,卫国本来就是一个小诸侯国,又好象没出过什么圣明君主,到战国时期弱小的卫国夹在强大的魏国、赵国和齐国之间,是既没有发展空间,也没有发展能力,己经到了极度衰落了的境地,子思来到后就想为卫侯推荐一个良将。
古语说:“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按说,此时的卫国应该求贤若渴才对,大概子思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信心满满地向卫侯推荐了将才苟变,其推荐语为:“其才可将五百乘”。没想到卫侯的回答差点让子思惊掉下巴,原来苟变是一个贪吃的吃货,以前做小吏时,曾利用向百姓收税的便利,白吃了人家两个鸡蛋,也许那时鸡蛋属于及贵重食品,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强吃工作对象的珍贵食品,其行为及其恶劣,严重影响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所以这事连卫侯都知道了,因此,当子思推荐苟变时,卫侯马上拒绝了,他认为苟变虽是将才,但德行不够,这样的人怎么能重用呢?
子思不愧是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听了卫侯的回答后,就充分发挥他善于演说的才能,劝谏卫侯,他说:圣人选人用人,就象好木匠选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一根巨木,不能因为有几尺朽烂,就把整根巨木舍弃。现在世界正处于战国乱世,弱小的卫国要想在夹缝中生存下去,非得重用能征善战的将才不可,而您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一员大将,这事可千万别让邻国知道啊。言外之意,如果让邻国知道了,不但会笑话你因小失大,还会挖你的墙角,要是苟变被邻国重用,那你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自己掂量去吧。
卫侯听了,一下明白过来,赶紧对子思拜了又拜,连声道谢说:我接受您的教诲了,马上重用苟变。后来,苟变成为了卫国名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议论过选人用人的标准,是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的问题,他的观点是当德才不能兼备时,宁可用一个品德高尚的笨蛋,也不能用才高而无德的能人。比较起来司马光的见识,与圣人子思以及雄才大略的曹操还是差了一个等级,选人用人以什么为标准,还得看当时的大环境,在和平环境下,司马光以德为先的用人策略没什么问题,但在乱世之中,在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时,就另当别论了。子思认识到乱世之中,用人应“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曹操在急需人才时提出“唯才是举”,充分证明了伟人就是伟人啊!
“子思谏卫侯”的故事也为当下提供了借鉴,现在我国正处在和平发展阶段,人人都应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既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也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千万别犯苟变的错误,因为贪吃两个鸡蛋差点失去做将军的机会,那就因小失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