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阅读,重心在“人物形象”,而散文的阅读,重心在“情感表达”。
我们应该在教读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文体思维。而我们有些老师,在教学散文的时候,常常模糊了文体。于是,教读《藤野先生》时,用半节课时间去探究“鲁迅先生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殊不知这里的“藤野先生”不是塑造出来的,而是作者回忆的真人。 也有老师教读《秋天的怀念》时,用大半节课去研读“史铁生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或者“伟大的母爱”,殊不知史铁生对母亲的回忆,指向的核心和重心是“怀念”之情。
有人说回忆性散文里“有人”,所以对人物性格、品质的认识是避免不了的,我也觉得是这样。不过,散文里的“人”,小说里的“人”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抒情的对象,后者是表现社会的载体。所以,我们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把人放到抒情的语境中去理解。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往往要关注到这样几种意义:文本的作者意义~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编者意义~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这个单元中有什么目的?读者意义~我们现在的读者意义跟作品所写的那个时代的读者意义有什么不同呢?只有关注到了这几种意义,我们对文本的主题才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老师读得好,固然可以范读,但我觉得即使老师的朗读水平很高,也最好还是“忍一忍”。学生能做的事,老师尽量不要越俎代庖,不要担心学生读不好。“读不好”才是教学的契机,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越读越好,这才是有“教”有“学”。
一个好话题,必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凝聚力。好的话题要能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要能让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话说,愿意说。
支撑力。好的话题“一问一答“式的,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完成的,而是涵盖全文信息,或者指向多个层面的课文理解。这个话题要能上下延伸、左右勾连,拎起一根线,连成一大片。
生长力。语文课的魅力在于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能“共生共长”,所以好的话题,要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要能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催生出更多的新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