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评分:4星
人人都知道要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平静接受不可改变的。但是,能改变和不能改变的分界线在哪?这正是本书阐述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学,可改变与不可改变,界线
正文
一、症状能不能改变
- 基因能一直保留到现在,说明是有用的,只不过有些时候人们反应过激了。因而,焦虑、恐惧、抑郁、伤痛等一直能保留到现在,是因为之前保护那只猴子存活了下来,而且现在也很有用,本能脑、情绪脑可比思维脑反应迅速、准确多了。试想一只老虎朝你奔过来,恐惧使你第一个反应就是跑,如果等分析下它是大的小的、公的母的、有几颗牙的话,你早死了(但要注意,并不是留到现在的基因就一定有用,有可能正处于退化)。这表明两方面的信息,坏消息是不良情绪、反应不能消除,只能“降低音量”(反应程度),好消息是它的出现有提示作用,表明你可能正在处于某种不良环境中
-
接纳或改变的界线:
1.生物:与遗传有关的很难改变,反之则容易改变
2.证据与力量:信念越容易被证实,越能解释很多事情,信念的力量就越强,也就越难改变 - 越深的东西越难改变,应该选择最困扰的那个开始行动
- 信念、习惯、人格等不是能否改变,而是是否容易改变,能改变的程度有多少。
- 病症重在预防。也就是说研究病症对于普通人的意义在于
1.分辨出是否有反应过激
2.若有,则“降低音量”,减少不良反应。如怎么控制悲伤情绪以免发展为抑郁症等。
二、分辨方法:
1.做测试题
2.问医生
3.自我检查:不可理喻的焦虑、逃避、习得性无助、身体反应(咒眉头、呼吸急促、肌肉紧绷等)、意识集中到一个点上
三、“降低音量”的方法
- 药剂疗法:问专业医生
- 认知疗法:消除错误认知关联,重建正确认知。包括:
a.辨认:辨认是否有不良想法
b.质疑:用一些证据来反驳不良想法
c.重新归因:重新解释结果 - 行为疗法:live with it,暴露出来,不去行动。
- 通常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结合在一起使用,适用于焦虑、抑郁、不安全感、伤痛
- 愤怒:
- 组成成分:
感觉被冒犯、身体反应(肌肉紧绷)、攻击对方 - 治疗步骤:
1.描述事情:平静地把事情讲给对方
2.表达感受: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3.指明:希望对方应该做什么
4.否定准备:告诉自己如果对方不愿意做的话,会怎么做,要避免威胁、恐吓对方
- 组成成分:
- 冥想
名词解释
- 习得性无助:由于过去的某种经历,习得了“不论怎么做,都无法改变结果”的认知,于是放弃行动。
- 反刍(chú):原指有些动物将胃里半消化的食物返送到口腔里咀嚼的行为。心理学上指,反复不停地想某事,明知没有必要且结果无法被验证,仍然不停地想。反思是必要的,但是要避免时间过长,变成反刍。
其它
- 这本书在阐述坏情绪和坏习惯怎么解决时,运用了主题阅读的方法:阐述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然后分析,再得出自己的结论。即这本书相当于主题阅读的一个实例,对于刚开始尝试主题阅读的我,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 这本书是古典老师介绍的,说可以让你分清“能改变”与“不能改变”之间的界限。一听乐开锅了,我一定要看看哪些东西可以改变,哪些不可以改变,然后记下来,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东西。现在想想真的蠢得可以。
1.不要简单地用非黑即白的模式思考问题
2.必须要有“有结论就一定有前提”的认知
3.单维度不能作为评判标准,要从多维度思考。典型例子是学习时间长=学习效果好 - 书中对比过的方法仅限于药剂、心理学类的疗法,不包括运动
- 童年经历对人格、习惯等影响较小
小渣渣的博客主页
小渣渣的读书笔记文集
书的评级标准:
5星:值得做2次分析阅读,2次阅读时会有大幅度的新发现。复习时要精读
4星:值得做1次分析阅读,复习时笔记+略读即可
3星:略读,书中的一部分内容值得学习,复习时看笔记即可
2星:有用的很少,简单做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