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阿德勒心理学:从原因论到目的论的思维转换

阿德勒心理学:从原因论到目的论的思维转换

作者: 超级大苹果 | 来源:发表于2024-01-30 00:33 被阅读0次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作者鼓励我们要把思维从原因论(因为过去……所以现在……)转移到目的论(现在想要……所以赋予过去 某种意义)上来,否则就会一直陷入“过去决定了现在的我,过去无法改变,所以现在也无法改变”的想法。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称自己无法出门去接触外界,假设在他成长过程中存在“心灵创伤”的客观事实,用原因论来理解,会认为是以前父母关心不足,导致他成为这样;

目的论则认为,他现在不出门是因为他“不想出门”,因为这样才更能得到父母的关注。他害怕出门面对的未知,所以选择用“自卑感”当借口。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并不由过去决定,而是由我们自己的目的和选择所决定的。

过去的经历和事件确实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看待和解释这些经历,从而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

如果我们总是用过去的原因来解释现在的状况,就会陷入一种被动和无力的状态。我们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无法改变现状,因为过去已经无法改变。然而,这种想法只会让我们陷入消极和自怨自艾的情绪中。

相比之下,目的论则更加关注我们现在的目的和动机。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无论是获得关注、避免失败还是追求幸福。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们就可以更加主动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例如,那个无法出门接触外界的人,如果他意识到自己不出门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那么他就可以思考是否有其他方式来获得关注,或者是否应该放弃这种需求,选择更加独立和自主的生活方式。

当然,这并不是说过去的经历不重要,或者我们可以完全忽视它们。

相反,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和理解,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模式,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提醒我们,我们拥有改变自己的能力和权力。我们可以通过理解自己现在的目的和动机,选择更加积极和有益的行为方式,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相关文章

  • 能能读书《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其中有几个关键点, 第1个关键观点是目的论,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相比,目的论是强...

  • 《被讨厌的勇气》:求而不得苦恼,请拿出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同时也是“使用的心理学”。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要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

  • 《自卑与超越》随想-目的论

    学习阿德勒人格心理学,看到他的目的论才算是渐入佳境,不由地佩服其思想的精深。按照阿德勒的目的论,人的经历本身并不是...

  • 《林超》心理学模型

    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由阿德勒创建,个体心理学其实是目的论,有助于了解自己和他人。 个体心理学是指A.阿德勒[ht...

  • 24/365 目的论

    24/365#概念##目的论# 【见】 阿德勒哲学课 原因论: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 目的论:因为目的,所以制造原...

  • 读书笔记-《被讨厌的勇气》1-20201008

    一)目的论vs原因论 再如何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你并不是不安...

  • 《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是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其他两位是荣格和弗洛伊德。不同于弗洛伊德以精神创伤学说为代表的原因论,阿德勒提倡目的论...

  • 可怜的我,可恶的你1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弗洛伊德坚持因果论,阿德勒坚持目的论,不是因为因为才产生了某种结果,而是为了某个目的,才...

  • 【棒棒糖心理学分享】人生的高光时刻

    我学习正面管教多年,同时也学习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今天船长分享的概念和阿德勒心理学中所提到的目的论是一样的。 很...

  • #新年觉醒Day5#《改变》重新框定框架的艺术

    在这一章中看到了熟悉的观点,作者的意思同心理学当中的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观点趋于一致,都强调目的论而不是原因论。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德勒心理学:从原因论到目的论的思维转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og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