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常常会陷入行动谬误,举出两例?
一、理查德•尼克松对工资和物价进行管制
1971年,为了应对国内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推出了新的经济政策,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和平时期的工资和物价进行管制。这一政策的直接政治后果为他赢得了压倒性的支持。媒体对总统果断采取行动来处理冲通货膨胀大嘉褒奖。最终,尼克松在1972年竞选总统时,以绝对优势取得了胜利。现在回头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尼克松的工资和物价管制政策造成了消极的后果,但在选举时,选民却只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来投票,并不会根据事后对政策后果的评估来做出选择。简言之,“采取行动型”政策通常只是短视思维的产物,即便政客自己心里清楚。正如赫伯特•斯坦指出的那样,“工资和物价管制政策并没有明显的对通货膨胀的形成产生影响,而白宫其实也没有期待这项政策能起作用”。
李克松在这次会议路中坦言:“管制工资和物价水平,在政治上是必要的,而且会在短期内深得人心。但从长期来看,我认为是错误的,欠的账总有一天要还。挑战正统的经济机制,毫无疑问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而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回顾该事件时也曾表示,“在1972年,尼克松谋求连任获得压倒性胜利之后,灾难性的经济后果终于显现,这是管制政策造成的。”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世界各国采取价格管制的经验相似,尼克松的价格管制政策导致商品供给水平降低而降低的价格,又使得商品需求水平提高,从而造成了市场短缺。
二、乔治•w•布什实行的钢铁垄断政策
乔治•w•布什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保护美国钢铁产业的政策,意欲使该行业免于因同低价进口钢铁展开竞争而受损,这些政策确实保住了很多美国钢铁工人的饭碗,也增强了美国钢铁公司的盈利能力。
但美国的钢铁价格因此上涨,钢铁制品的价格也一并提高,其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所减弱,因此该政策给以钢铁为原料的产业中带来的就业损失远远超过其在钢铁制造业中挽救的就业机会。而以钢铁为原的产业的利润减少规模也远远大于钢铁制造业所增加的利润。只有那些只关注短期收益而无远见的人才会认为这种干预算得上是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