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感受,而是能力。
看到题目的时候,你会不会一脸不屑地怼我:“这还用说吗?自己出轨了,难道错在别人吗?”先不急着下结论,让我讲个朋友C的故事。
老公出轨,天塌下来了
2019年春节后返乡时间,朋友C微信我:“我老公在高速上玩手机,撞了护栏,我差点就见不到你了。他不让我看手机,肯定有问题。
过了几天,她说:"他承认出轨了!"
其实,丈夫L已经有过一次出轨其同学的行为,时隔两年,故伎重演,这次的出轨对象是他的上司。
我忽然想起《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发现老公出轨后去公司大闹的场景。还好她没有闹到单位去。
朋友C开始歇斯底里,要求离婚,“你净身出户,两套房子和两个孩子都归我!”
老公L说:“好,但是你们不能离开这座城市。”
她懵了,她希望得到的回复不是这样的。离婚只是威胁的托词!
那天,刚好情人节的前一天。接下来,她整夜整夜睡不着,用酒买醉,昏天黑地,伤心欲绝。
或许,这个反应会是大多数女人的反应。对于一个有正常心智的女人而言,心理打击之大,不言而喻。
我曾经想象,如果我老公出轨,我会是什么鬼样子?我结婚之前:我会果断放弃这段婚姻,这样的人不值得我去爱!可是现在身为人母的我,有了更多的牵挂和顾虑,我好像不那么坚持当初的假设想法了。对于朋友C的样子,我非常理解,毕竟有两个孩子。也可以理解马伊琍、谢杏芳在老公出轨后的反应。
难道不是出轨人的错吗?
我绝不否认出轨人的错,但是凡事有因果。男人为什么出轨?
朋友C与老公L的结合,我有必要交代下背景,L是大学学历,C是小学学历,因游戏相遇。当初C的父母反对两个人的婚姻,结婚时候父母都没有参加,但是她们爱地义无反顾,爱的斩钉截铁。
婚后,背井离乡的C,在家相夫教子,几乎没有社交,这十余年,唯一的心理依靠就是老公。
但是不知不觉中,和老公的话越来越少,老公有事没事总和朋友去聚会,也不带她出去。
C的沉没成本极高,她认为自己学历低,配不上L,内心缺乏安全感,在家庭的琐碎中,逐渐失去了自我。
你是否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L的日常工作有点忙,经常晚上10点还在加班应酬,不能及时回复信息和电话,C总是胡思乱想。怀疑对方是不是出去做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连环call是经常的事,打通电话就是数落,直到L拍照或者视频,才肯罢休。
如果你是这个男人,你是什么感受?你是感受到这个女人对你的爱呢?还是被束缚和窒息?
在此期间,她根本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管理情绪是情商的一部分,管理情绪和控制情绪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
控制情绪其实是压抑内心真实想法和感受,
想肆意发泄的时候,忍住了,因为害怕发泄出来会让他人不喜欢;
想放声哭泣的时候,忍住了,因为害怕别人笑话自己懦弱;
想开怀大笑的时候,忍住了,因为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成熟;
心理总是住着一个臆想的别人,根本不存在,却把自己折磨地够呛。产生的情绪找不到出口,就会持续困扰在内心,事后,你以为自己忘记了,其实它是进入了自己的潜意识,这种情绪的积累,尤其是消极情绪,终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爆发出来,杀伤力巨大。
与控制情绪不同的是,管理情绪是和自己的情绪好好相处。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只有对情绪的积极认知和消极认知。即便是我们认为的坏情绪也是有非常正面的意义的。关于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下期更文来讲。
你是否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L要去外地工作的时候,C说:“想去就去呗,把钱拿回来就行。”其实C心里非常不情愿,希望老公陪在身边,可是她不直接表达,更准确地说是不好意思直接表达。
你的亲密关系中有相似地对话场景吗?
内心有想法的时候,憋着不说,认为如果你爱我,你就会知道我心里想什么,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如果你不知道,你就是不爱我。这个过程会重复N次。
男性是目标型,信奉力量,遇到压力时,一般采取独处蓄电模式。
女性是人际型,追逐情感,遇到压力时,一般采取唠叨倾吐模式。
两个人看似是在一起谈同一件事情,可是女方注重感受,会用“你到底爱我”来混淆事情本身,而男方的理性呢,会觉得女方是在无理取闹。
男女的思维差异,会让沟通不在一个层面上,如果女性了解这种差异,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去表达真实想法,努力去沟通解决,结果一定会比自己生闷气强百倍。
这种能力叫述情!
你是否可以共情对方?
当L身体不适,她会非常担心,她希望对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休息,照顾好身体,但是L会起身去打游戏,她会说:“你根本就没病!你难受活该!”
D生病的解决方式或许就是打游戏,以前可能就是这样做的。打游戏可以让他精神抖擞,而C呢,生病了就要卧床休息,我来陪你,关心你,你没有按照我的想法来,你就不对,你就活该。从来没有共情过对方,不知道对方内心真正想要的关心。
C给我看了小三D盛装出席某活动的照片,妆容精致,衣着得体,身材凹凸有致,据说还非常有内涵,给L发的信息都引用村上春树的文字。赏心悦目!
如果你是这个男人,你愿意和谁在一起?
什么叫做共情?和换位思考的区别是什么?
共情与换位思考的区别在于看问题的角度共情能力,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不带批判和指责地看到对方的感受,是多元思维,所站的角度是第三方,静静地观察着一切的发生。
是换位思考吗?不是,换位思考也是说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更强调自己要去理解对方,承认对方的想法是正确的,有时候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指责他人,是一种二元对立思维。
那在上图中,持不同意见的双方站在换位思考的角度,而旁观者站在共情的角度。
你是否允许他成为他自己?
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说“人是一切体验的总和”。
我们现在所有的行为和语言都是基于过去的体验而形成的。没有脱离于主观认知的存在。
在亲密关系里,最初独立的两个人是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差异的,但随着亲密关系程度不断推进向前,可能彼此双方就会完全忘记这个差异的存在。
这也是“夫妻相”的来源,两个在一起有相似的思维、相似的行为、相似的语言、相似的步伐,甚至相似的面容。这种相似的基础是两个价值观一致,同频的人。
若夫妻之间是互补的性格,婚前满足各种好奇心和探索欲,婚后这种差异就会成为矛盾的冲突点。对于有控制欲比较强势的一方,就希望对方妥协顺从自己,否则,硝烟弥漫,战火不停!
控制欲源于不安全感,不安全感源于没有感知到爱。
把这首《致橡树》分享给有同样困惑的你。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在亲密关系里,做好自己,允许他人,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对方,但是不要求对方用同样的方式爱自己,就会足够幸福!
自己,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