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87554844adf522ae.jpeg)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时间的形状》,这本书是一本科普书,不过却像小说一样精彩。
书中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个个悬念及反转串联起来,向我们揭示了在物理学的发展上,相对论是如何诞生的。
对了,这本书获得了中国出版界的奥斯卡奖——文津图书奖。
1.听书笔记
01)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想解释一个现象,假设最少的解释往往最接近真相。
02)相对论的三条基本公理:
第一,对于任何参考系,真空中光速保持不变;
第二,对于任何参考系,普遍的物理规律保持不变;
第三,引力和加速度局域等效。
03)时间是相对的;质量是相对的;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即著名的质能公式 。
2.听书感想
本书作者汪诘是一个文科生,写出如此优秀的物理学科普读物,真的属实厉害了。
虽然是科普书,不过理解起来却并不容易,我听完这本书的解读,只能说大致理解了发展脉络,专业知识上不甚了了,文科生的认知被碾压了,哈哈。
想到这么一个问题,也就是书名,时间的形状,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个概念,书中在介绍相对论时,应该有相应解释,对于我们来说,也值得思考一下,自己的时间是什么形状。
虽然时间不可见,甚至于可能并不存在,却是我们熟知的概念,可以被感知,可以被衡量。
我们不仅有精密的钟表来标记时间,而且基于时间,衍生出了作息方式、文明社会。
在时间总量上,人人平等,都是每天24小时,可是在使用方式上,却人人不同。
每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决定了生活的状态,是惜时如金,还是虚度光阴,生活的状态截然不同,人生的结果也是天差地别。
对个人而言,时间的形状就展现在每天的行为习惯中。
想了想,我自己的时间形状是四方形的,也就是矩形的模样,因为每天的工作或生活中,这个形状出现的太多了:
每天读的书,无论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无论是整篇文章还是一个段落,都是四方形。
每天的写作,不是在手机上,就是在电脑上,或者纸质笔记本,都是四方形。
每天的工作,处理文件、整理资料、撰写文稿,各种各样的屏幕、不同规格的纸张,都是四方形。
这些四方形,出现在我每天的时间流中,然后一段段时间随之消失,就像游戏俄罗斯方块里面那样。
选择什么样的四方形,如何排列这些四方形,决定了我这一天的时间,有没有高效利用起来,自己有没有创造价值,不能轻视。
当然了,偶尔也会有拥堵的情况出现,一天的时间塞得满满当当,结果还装不下,那就只好取舍了,留下最大的那几个,专注最重要的事。
对于时间,我们都是熟悉又陌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使用方法,而有没有觉察,是更高效利用时间的开始。
那么,你的时间是什么形状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