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装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人这辈子,求知路上一定保持真实,不要试图走捷径,不要经不起诱惑,不要偷工减料。读书与不读书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隔一年看,差距明显;隔五年看的时候,就是身体和精神状态上的巨大差别;等到十年之后再看,也许就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现在社会阶级确实是越来越固化了,富的越富,穷的越穷。但你也要知道,上升的通道并没有完全封死。那些你认真读过的书,你努力过的每一步,其实都算数。它会一点点沉淀,最终变成你的骨头和肉,使你强大,助你成功。而不是一开口,就输了。
顾炎武的《与友人书》: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读书其实是一个很难“定义”的灰色领域,其间有太多的烂尾工程,太多的始乱终弃。“翻过”一本书和“看完“一本书终究是有差别的,很爽利流畅的看完一本书与悬梁刺股逼自己不求甚解的看完一本“必看经典”也是有区别的。
读“读不下去的书”素来都是人类阅读生活的高级修炼和进步之源,就像一座高山,你爬了一点就放弃,你只差一步才放弃,你登顶了,本质上都没有高下之分,重要的是你不满足自己的舒适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