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需要很努力地卖火柴才能生存,没有父母的爱。
豌豆公主是流落在民间的公主,尽管环境恶劣,她的敏感让她对自己身份的笃定。
案例中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一些痛苦,特别是在小时候妈妈的控制打骂,即便是长大后远离父母,千里之外的妈妈的控制无形中经常会影响着她,有些场景会经常闪回。
即便在女孩成家之后,发现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会有一些复制的现象。因为自己没有感受到被妈妈爱过,没有享受过母爱。无法把自己想象中的母爱去给自己的孩子。
所以女孩决定不让历史重演,她要打破虐待的代际传承。
为了给孩子当个好母亲,必须让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的好女儿。通过勇敢而且痛苦的正视自己及责任,女孩没有选择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去责怪母亲,而是承担其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责任。在此过程中还给了妈妈的一部分责任,还给了自己孩子的一部分责任,也认领了自己的一部分责任,这个过程是十分痛苦。
女孩在一次梦中梦见自己被母亲捆在树上用树枝条抽打,她觉得捆在树上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给自己定位为那个不清晰的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所以那个梦中既不是自己又像是自己的女孩。
在醒来后,自我认定自己是很惨的乞丐,需要很努力的卖火柴才能生存,没有父母的爱,此刻又退化成小乞丐。
但又发现自己并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或者说以前是,现在不是。理解了自己以前的痛苦,那是她一大段的悲伤来源。
后来的一个梦帮助女孩安抚那个未填补的空洞。女孩梦见自己是豌豆公主,穿着公主的衣服被妈妈捆着打,她很倔强。妈妈打也撼动不了她的身份。尽管享受舒适的床,但是仍然感受到豌豆对她的敏感的隔离。悲伤女孩仍在努力的证明自己,追求很多意义。
每个阶段生命的意义有很大大的动力,小时候做一个好孩子去讨好妈妈,青春年少的时候想证明自己是个可爱的女孩,后来又想做一个好妈妈讨好孩子。
当然,梦不仅包含了我们不愿意面对而被压抑的消极部分,还包含了被我们忽视的潜能和可能性。
当公主梦的到来,让以前所有的证明都坍塌了,以前因为不知道如何证明,用各种学习方法来证明。而梦提醒自己不用去证明,自己既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拯救者,认可和珍惜自己是公主的一部分。
当女孩静下心来呼吸的时候,确认着自己是豌豆公主,背部就会升起一股力量。
一致性和真实性是存在人本心理治疗的目标当一个人达到一致性时,她对自己是谁以及自己想要什么会更加明确。
当确定女孩这个想法的时候,有些部分与以前不一样了。
公主有勇气去拒绝,她是高贵的,是有权利的,重要的是理解公主这个角色意味着什么,而不是停留在自己的假设中。
女孩有一次在梦中已经感受到妈妈的脆弱和无力,反而想疼惜妈妈,理解妈妈不容易。再见到妈妈的时候不再是凶神恶煞,已经是一个老太太了。
在梦里以一种自我和我们所关心的事物给予其关怀存在,弥补了逃避摆脱命运的倾向。
以前在妈妈面前是受害者,在孩子面前,觉得愧疚,所以当每人认领了自己的一部分责任,就放下了。
卡尔罗杰斯曾说过“接纳”是改变的开始,女孩选择相信孩子,没有居高临下对孩子发号施令,而是以谦逊的姿态和孩子分享她的焦虑和脆弱。她给孩子是她的信念和尊重,这与她的关心持衡而不是焦虑。当放下对孩子的控制,并给予信任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开始自己做决定,他们的关系重新建立起来了。
女孩重新审视自己,如果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自己必须要向别人证明自己,对于向别人提出需求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而如果是个公主,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她对此表示接受,她的自我身份认同依然是完整无缺,是一种稳定感,可以表达自己的需要,知道有些需要也可以不被满足,即使不被满足,但还是公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