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谈知人: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谈知人: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作者: 月色生香 | 来源:发表于2024-02-10 14:13 被阅读0次

在人际交往中,了解他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人们的喜好和评价常常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有时候并不准确或全面。因此,孔子提醒我们要审慎地看待他人的评价,不能轻易地被众人的意见所左右。

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大家都厌恶一个人,我们必须要深入了解他是否真的不好;同样地,如果大家都喜欢一个人,我们也要深入了解他是否真的值得喜欢。这是因为人们的喜好和评价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候并不是客观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人因为某些原因被大众所厌恶,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而另一些人则因为种种原因被大众所追捧,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如果我们不经过深入了解就盲目地相信众人的评价,就很容易陷入偏见和误解之中。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察”呢?孔子认为,了解一个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他的言行举止、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等。只有全面地了解一个人,才能真正地认识他。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一颗公正的心,不要被自己的偏见和喜好所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遵循孔子所说的原则。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了解他们的性格和行为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一个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们相处,还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总之,了解他人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审慎地看待他人的评价,不要轻易地被众人的意见所左右。只有深入了解一个人,才能真正地认识他,从而更好地与他相处。

相关文章

  • 2022-07-07

    摘抄 【原文】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题解】 孔子认为,在知人论世上必须独立思...

  • 《论语》共修(十七)炼就一双识人的慧眼

    017.《卫灵公篇》众好之,必察焉:炼就一双识人的慧眼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原句译文:孔子...

  • 《卫灵公篇》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注释】 ▲恶[wù]:厌恶。 ▲好[hào]:喜欢。 ▲察...

  • 论语15.28

    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憎恨的人,必须审察;大家都喜好的人,必...

  • 早读论语60天

    【原文】 15.2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翻译】 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

  • 善读「论语」15.28:审问慎思兼明辨,众恶众好必察焉

    「卫灵公篇第十五」28 【原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 孔子说:“对众所厌恶、批评...

  • 论语详解 34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34)作者:缠中说禅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杨伯峻:孔子说...

  • 人能弘道

    15.28 子曰:“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说大家都喜欢的人和大家都讨厌的人都得去考察他...

  • ^-^307(7.8)论语38

    15.28: 原文: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

  •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一定要独立思考,不能有从众心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谈知人: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kr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