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见》这本书里提到了两种人,“机器人”和“空心人”。乍一看,好像跟你我没什么关系,但其实,这两种人往往就是你或者我,或者他。
听完我的解释,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会这么说了。
先来看看什么是“机器人”?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没有自主意识,程序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从来不会想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多数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陷入类似“机器人”的状态里。比如看别人报训练营,你也去报,却不想自己要去学什么;比如看别人读了很多书,你也去读书,却不知道很多书对你来说根本没什么用;比如你觉得自己很勤奋、很努力,却看不到任何成果,只是感动了自己……
这些情况发生的多了,我们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越学越焦虑。
那么,什么是“空心人”呢?其实就是心浮气躁、低效努力的人。
这类人不能沉心静气、踏踏实实地做事和学习,往往会今天看这个好,学一点;明天看那个好,也学一点,到头来,什么都知道一点,却也什么都不精通。
想一想,我们自己身上,有没有这两种人的影子呢?
如果没有,恭喜你,你很优秀,你是自己的主人,可以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奋斗。
如果有,也恭喜你,因为你已经看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了,只要多加注意,你照样会迈进优秀的行列。
可能你会问,该如何避免自己成为“机器人”或者“空心人”呢?那我就给出四个步骤,供你参考。
1、明确目标
其实这一点都被说烂了。只想提醒一下,“目标”需要有难度、有挑战、有效果。
这样的目标才能让自己付出足够的努力,并且突破舒适区,最后能看到成果,获得成长。
设立目标时,可以问问自己:
01.我要做什么事?为什么做这件事?对我有什么意义?
02.这个目标是否明确?
03.这个目标的挑战性在哪儿?
如果你能回答清楚,就说明这个目标是个好目标,达成之后会让你有所进步。
2、沉浸其中
沉浸就是忘我,不会三心二意。既然定了目标,就朝着目标去做,按照计划、一步步地去走。
当做完一个阶段,获得一定的结果,再抬头看,看这样的结果会不会给自己带来成长。
而且结果必须是真实的,不是自己给自己放水,自己骗自己。
3、总结复盘
这个动作决定了我们的成长,会不会更进一步。
《洞见》这本书里有一个很好的复盘模板,我转发给大家。
“回馈四问”(GIVE):
Good:过去的这个阶段中,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
Improve:可以提升的地方是什么?
Value:这个阶段对我的价值是什么?
Effect:这样的价值对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突破自己
当完成一个目标,要思考达到这样的目标对自己来说,会不会引起突破?视野、认知、现状甚至未来等等方面。
突破,才能让自己看得更远;突破,才有挑战,才会让自己的极限被拉长。
要做到这一点,虽说有点难度,但只要尝试了,就会有收获,这也会决定我们设立的下一个目标,是原地踏步呢,还是更上一层楼!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一次次、持续地完成这四个步骤,对自己高标准、高要求,那么,我们就能远离“机器人”和“空心人”,离更好的自己再进一步。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