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意练习】
很显然,她一下子爱上了口才课,并且请求母亲交上了一年的学费,把演讲作为自己毕生所爱。
我记得她第一次来口才班时的情景,她先是有些害羞地依偎在母亲的身旁,甚至不敢开口和老师同学打招呼。在老师的一番鼓励之下,她走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下来,有些羞涩的看着老师,显然,这里活跃着的气氛让她有些不好意思。接着,她和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做口部操等基本功练习,并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之下上台朗读。当她读完第一句的时候,台下发出了“哇”的声音,她不知道同学们为何会有这种反应,只好用诧异的眼神望着老师,在得到老师肯定的眼神后,她继续朗读,几个句子读完后,台下的议论声音更热烈了,她听到了同学们在夸她的声音好听,夸她的站姿正确。她开始变得自然起来,语气和感情变得更加到位。
朗读结束,她长舒一口气,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对她进行表扬,她礼貌地向大家鞠了一个躬,连声说着谢谢。她发现自己似乎有演讲的天赋,她翻了翻教材,回想着老师教授的内容,嘴角自然扬起,脸上出现了自信的笑容。
【对比思考】依然仿照原文的形式,进行了仿写,尝试代入了口才班课程这个商品,但似乎商品的特性没有突出,过多地描写了人物的细节。
【原文】:
显然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种饮料,并且将这种饮料叫作“酒”。
我记得他第一次喝可乐时的情景,他先是慢慢地喝,接着越来越快,喝完后他将奶瓶放在那张小桌子上,身体在小桌子后面坐了下来,他有些发呆地看着我,显然可乐所含的气体在捣乱了,使他的胃里出现了十分古怪的感受。接着他打了一个嗝,一股气体从他嘴里涌出,他被自己的嗝弄得目瞪口呆,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睁圆了眼睛惊奇地看着我,然后他脑袋一抖,又打了一个嗝,他更加惊奇了,开始伸手去摸自己的胸口,这一次他的胸口也跟着一抖,他打出了第三个嗝。他开始慌张起来,他可能觉得自己的嘴像是枪口一样,嗝从里面出来时,就像是子弹从那地方射出去。他站起来,仿佛要逃离这个地方,仿佛嗝就是从这地方钻出来的,可是等他走到一旁后,又是脑袋一抖,打出了第四个嗝。他发现嗝在紧追着他,他开始害怕了,嘴巴出现了哭泣前的扭动。
【分析】什么是可乐?一篇对于孩子小时候喝可乐的场景描绘,其中不仅仅有神情描写,发呆、睁圆了眼睛、惊奇、害怕、嘴巴扭动。还有动词描写:一抖、摸、打、走等,而且,也不缺修辞手法,有排比,有比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