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练习开始时,我们有三个主题:观察与评判练习、如何接纳自己讨论还有“我让对方不高兴”的讨论。
我们决定三选一,选了最后一个话题,可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和逸姐发现围绕“我让对方不高兴”话题涵盖了另外两个话题,世界上总是有这么奇妙的事情,任何事物仿佛都是相关的。
总结下今晚的练习:
1、关于主题的倾听和发散讨论,共四个小点
(1)自我否定和评判好像经常出现,几乎一直存在。——这个部分让我们很好的区分观察和评判。
(2)因为我说了什么,对对方不高兴,到底是真的不高兴,还是我 因为对方无后续反馈而得出的判断。——这里有很多可能性,比如对方也许有其他事忙了;也许受到启发忙着改变计划或和家人沟通;也许并没有不高兴只是没有什么话反馈等等。当能看到更多可能性,就会更容易跳出自我否定和评判的深井。
(3)调和者,看到害怕冲突的自己,看到爱评判自己的自己,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一个侧面而非全部。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完美而是完整,看到更多面的自己,就像看到自私,也许是自私满足了自己的某种需求,看到自己爱管闲事,也许是助人为乐的善举。——关于这个定位,再深入可以是自我内核的探究,为什么自己会害怕冲突,曾经什么样的经历让我害怕冲突?如果遇到不公平或愤怒的事,因为害怕冲突,我是怎样表达真实的自己的愤怒的?我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去表达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判断,让我害怕吵架?有没有可能去尝试吵架也是一种满足自己需求的策略?
(4)喜庆的一定是红色吗?如果物质条件允许,我愿意选择红色隆重纪念吗?曾经的不喜欢,会不会是委屈自己的借口?——能够在分享的内容中看到正面的信息,比如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一个有想法新潮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人等等。
2、总结和觉察
这样的练习让我非常投入,觉察到自己的心流状态,迸发了很多思绪,在练习中每个人都是贡献者,大家是平等的,包容的,这样的练习太珍贵了,还有重温了左芳老师课上的内容:接纳那个不接纳自己的自己。
问题和困难,某个不愉悦的经历才是最宝贵的,因为积极面的情绪会让我们一直活在不自知中,只有遇到困难问题,才有机会看到更多面的自己,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小我。从看见一个局限的我,到看到自己的多面和完整性,再到破除自己的揣测和评判,我们就会更容易放下不快,更快速地从纠结内耗的泥潭中跳出来。我想这仿佛就是如何接纳自己的一条路径吧。
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对问题才是关键~
网友评论